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于1949年从美国返回中国[3] 。老舍的剧本《女店员》创作于1958年,描述了在"大跃进"时期,一个街道里的妇女姐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故事。《女店员》作为歌颂新社会的话剧作品之一,取材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妇女投身社会建设的实践[1] [4] 。
作品围绕街道妇女群体展开,描绘她们在参与生产劳动、商业服务等社会活动中,破除传统观念束缚,逐渐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1] [4] 。剧中通过'办街道工厂''组织服务组'等情节,展现妇女们互助进步、贡献才智的集体风貌[1] 。
《女店员》延续老舍特有的幽默诙谐语言风格。对话采用大量京味口语,生动再现市井生活场景。人物性格塑造鲜明,细节刻画真实,例如通过"好人好事""参与社会活动"等事件突显角色成长轨迹[1] [2] [4] 。
该作品通过妇女解放的视角,描述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一个街道里的妇女姐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故事[3] 。1951年,老舍因这类贴近人民生活、彰显时代精神的创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