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代,为古荆州之地。 孝感市在湖北省位置(红色区域部分)
周,为楚、郧、轸等诸侯国割据地,且轸国、郧国均建都于此。
秦,属南郡;汉以后属荆州江夏郡。
南北朝以后,属安陆郡。
唐,属安州;宋以后,属德安府。
清分属德安府、汉阳府。
民国时期,分属湖北省第三、四、五行政督察区。孝感作为地市级的建制行政区,设置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
1951年6月以前,孝感专署辖孝感、礼山、应山、安陆、云梦、应城、黄陂、黄安(今红安)、随县(今随州市)等9县。6月以后,原属沔阳专署管辖的汉川、汉阳两县划归孝感专署,同时设立应城矿区人民政府(县级),此时,专署所辖县级政府12个。 共25张 孝感城市风貌
1952年1月,大冶专署撤销,原属大冶管辖的咸宁、武昌、蒲圻、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江南7县划归孝感专署管辖。6月,随县划归襄阳专署。9月,黄安划归黄冈专署,同时改礼山县为大悟县。
1953年5月,撤销应城矿区政府,以后直到1959年11月孝感专署撤销,所属诸县并入武汉市时为止,孝感专署一直管辖江南、江北共16县。在归属武汉市管辖期间,曾于1960年8月将安陆与云梦、咸宁与蒲圻、武昌与嘉鱼、崇阳与通城合并为安陆、咸宁、武昌、崇阳等4县,原16县并为12县。 孝感人文地图
1961年5月,地市分治,复设孝感专署,武汉市将上述12县归还孝感。12月,专署将所辖12县仍按并入武汉市以前的16县恢复原建制。
1965年7月,将撤销大冶专署时划归孝感的江南7县划出,交新设置的咸宁专署管辖,孝感专署管辖原江北9县。
文化大革命期间,孝感专区改称孝感地区。
1975年12月,汉阳县划属武汉市。
1983年8月,撤销孝感县,设置县级孝感市,同时将黄陂县划归武汉市。
1986年6月,撤销应城县,设置应城市。1987年9月,撤销安陆县,设置安陆市。
1988年10月,撤销应山县,设置广水市。 共70张 孝感东城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