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280(中原三国时代)
作为百济的基地形成以熊津(公州)、泗姐(扶馀)为中心的百济文化的鼎盛时期。
918(高丽时代) 改称河南道995年 设中原道 忠清南道
1106年(朝鲜时代)改称忠清道
1896年 忠清道南北分治,改称忠清南道。
1932年 道政府由公州迁址大田。
1989年 大田市离开忠清南道,为大田直辖市(现・大田广域市)。
忠清道,1896年(高宗33年) - 使用忠清南道名称
忠清南道西面于黄海,北接京畿道,南接全罗北道,东接忠清北道。 忠清南道区域位置
位于韩半岛的中心位置,地处北纬35度38分~37度71分,东经125度31分~127度38分。
忠南的面积为8,598k㎡,占整体国土的8.6%。忠清南道北面是京畿道, 东面是大田广域市和忠清北道, 南面是全罗北道,西面临接黄海,编制有七个市九个郡。
忠清南道,是西海一代的中心地区,作为东北亚和黄海范围的中心地区,车岭山脉向西南方向连绵延伸,称为忠南乳汁的锦江横断南北奔流。境内多为500米以下低丘。 忠清南道
锦江流域和牙山湾为平原区。沿岸多半岛、岛屿和海湾。气候温和。资源贫乏。
忠清南道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变化非常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2.8℃。[4] 平均降雨量为 1,577.5mm,6月~9月之间的降雨量占所有降雨量的70% 以上,相差很大。秋季是一年中最具翠绿的季节,而且秋高气爽。 共5张 忠清南道
忠清南道气候属于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为2100毫米。[5]
鸡龙市
公州市
论山市
保宁市
瑞山市
牙山市
天安市
唐津市
锦山郡
唐津郡
扶余郡
舒川郡
燕岐郡
礼山郡
青阳郡
泰安郡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稻米和麦类,还有大豆、苎麻、人参、烟叶。养蚕业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