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调式起源于欧洲古代早期基督教赞美诗,是当今大小调的先驱,自从大小调式在16世纪以后逐步确立了统治地位之后,其它各个调式都慢慢被融入统一到大小调中了。教会调式共有八个:四个正调式和四个副调式,副调式音阶的音域比正调式低四度。虽然在名称上与古希腊音阶相同,但实质上并不同。中世纪的音阶是从下至上排列,有Re(多利亚)、Mi(弗里吉亚)、Fa(利地亚)、Sol(混合利地亚)这四个结束音。每个调式除了结束音以外,还有一个吟诵音(tenor),在正调式中吟诵音比结束音高五度;副调式的结束音和正调式相同,但吟诵音比正调式的吟诵音低三度;每当吟诵音落在B音上时,它被上移至C音。为了避免不协和音程(如三全音),有时B音要写成♭B。
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几种调式,由于这个时期是罗马教会统治欧洲的时代,所以人们后来把这些调式称为教会调式体系,或中古调式。这些调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其音阶由七个音构成,全部都是基本音级,没有变化音级,就好像人们只在钢琴的白键上弹奏,因而人们把这些调式也称为自然调式体系。也有的人与大小调式体系加以比较,称其为特种自然大小调。教会调式在当时被广泛地用于格里高利圣咏中,当然那时只是不自觉地运用,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供参考。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调式都产生于大量的音乐实践之后,由音乐理论家从音乐中抽象出它的规律来,以便规范音乐的创作。对教会调式最早的描述,是公元850年左右Aurelian的“Musica disciplina”。
起初,有四个音可以做主音:Re、Mi、Fa、Sol。以它们为主音,可分别构成四种正格调式:Dorian、Phrygian、Lydian、Mixolydian。这些名称来自古希腊,中世纪却很少用。副格调式从正格主音的下方五度出发而构成,每个正格调式都有一个相应的副格调式。16世纪的音乐理论家格拉雷安(H.Glareanus,1488-1563)为8种教会调式又加上了以Do和La为结束音的调式以及各自的副调式,Glareanus给主音为Do的调式取名为Ionian,主音为La的调式取名为Aeolian,这样就有了十二种教会调式,也称作中古调式。现代的一些著作又加入了以Ti为主音的Locrian调式和它的副格调式,最终形成了14种教会调式.
中世纪对调式的伦理特性也有着不同评价,因此它的用法有独特的讲究。但是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特别是JAZZ乐的兴起,被扩展了的旋法调又以各种形式重新开始独立出现,并被大量运用在现代的音乐形式中。
伊奥尼亚(Ionian)调式:以首调唱名法的Do为主音的调式,音阶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与中国七声清乐宫调式及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大调类调式。
多利亚(Dorian)调式:以首调唱名法的Re为主音的调式,音阶关系是全、半、全、全、全、半、全,与自然小调相比,主音下方有一个小三度(多利亚三度),与中国七声清乐商调式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小调类调式。
弗里吉亚(Phrygian)调式:以首调唱名法的Mi为主音的调式,音阶关系是半、全、全、全、半、全、全,与自然小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小二度(弗里吉亚二度),与中国七声清乐角调式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小调类调式。
利地亚(Lydian)调式:以首调唱名法的Fa为主音的调式,音阶关系是全、全、全、半、全、全、半,与自然大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三全音的音程——增四度(利地亚四度),属于大调类调式。
混合利地亚(Mixolydian)调式:以首调唱名法的Sol为主音的调式,音阶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半、全,与自然大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小七度(混合利地亚七度),与中国七声清乐徴调式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大调类调式。
爱奥利亚(Aeolian)调式:以首调唱名法的La为主音的调式,音阶关系是全、半、全、全、半、全、全,与中国七声清乐羽调式及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小调类调式。
洛克利亚(Locrian)调式:以首调唱名法的Ti为主音的调式,音阶关系是半、全、全、半、全、全、全,与弗里吉亚调式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三全音的音程——减五度(洛克里亚五度),是最具小调特点的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