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意为当代无可比拟,“奇才”指卓越才能,合称形容罕见人才。成语源自明代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借李公之才赞誉其治国之能。清代《玉娇梨》中“惟有御史杨公令公子方才当得起”进一步佐证其用法。
作为偏正式成语,“旷世”修饰“奇才”,整体充当宾语。例如:“邬思道这位……旷世奇才”(二月河《雍正皇帝》),体现对特定人物的高度评价。
“旷世逸才”为近义成语,“逸”突显才能超群,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回。二者皆属褒义,但“奇才”更侧重罕见性,“逸才”强调超凡脱俗[1] 。
明代典籍确立成语出处后,清代小说广泛沿用。除《玉娇梨》外,明代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中‘李公旷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亦展现其在古典文学中的活跃应用。
英文译作“a remarkable talent of many ages”,繁体写作“曠丗奇才”。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古典韵味,多用于书面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