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英国威廉·帕森思(William Parsons)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米。
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
1917年,胡克望远镜(Hooker Telescope)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它的主反射镜口径为100英寸。正是使用这座望远镜,哈勃(Edwin Hubble)发现了宇宙正在膨胀的惊人事实。
1930年,德国人伯恩哈德·施密特(Bernhard Schmidt)将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的优点(折射望远镜像差小但有色差而且尺寸越大越昂贵,反射望远镜没有色差、造价低廉且反射镜可以造得很大,但存在像差)结合起来,制成了第一台折反射望远镜。 胡克望远镜(Hooker Telescope)
战后,反射式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发展很快,1950年在帕洛马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5.08米的反射式望远镜——海尔望远镜(Hale)。
1969年,在前苏联高加索北部的帕丘科夫山(Pastukhov)上安装了直径6米的反射镜BTA-6。
1990年,NASA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轨道,然而,由于镜面故障,直到1993年宇航员完成太空修复并更换了透镜后,哈勃望远镜才开始全面发挥作用。由于可以不受地球大气的干扰,哈勃望远镜的图像清晰度是地球上同类望远镜拍下图像的10倍。 智利VLT Telescope
1993年,美国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建成了口径10米的“凯克望远镜”,其镜面由36块1.8米的反射镜拼合而成。
2001年,设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研制完成了“甚大望远镜”(VLT),它由4架口径8米的望远镜组成,其聚光能力与一架16米的反射望远镜相当。
2014年6月18日,智利夷平了阿马索内斯山(Cerro Amazones)的山顶,用以安置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望远镜“欧洲特大天文望远镜”(英文缩写E-ELT)。阿马索内斯山位于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海拔3000米。E-ELT又称“世界最大的天空之眼”,宽近40米,重约2500吨,其亮度比现存望远镜高15倍,清晰度是哈勃望远镜的16倍。该望远镜造价8.7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3亿元),目前仍在建造中。 欧洲特大天文望远镜(E-ELT)
一批正在筹建中的望远镜又开始对莫纳克亚山上的白色巨人兄弟发起了冲击。这些新的竞争参与者包括30米口径的“30米大望远镜”(Thirty Meter Telescope,简称TMT),20米口径的大麦哲伦望远镜(Giant Magellan Telescope,简称GMT)和100米口径的绝大望远镜(Overwhelming Large Telescope,简称OWL)。它们的倡议者指出,这些新的望远镜不仅可以提供像质远胜于哈勃望远镜照片的太空图片,而且能收集到更多的光,对100亿年前星系形成时初态恒星和宇宙气体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并看清楚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