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09月,柳建伟入伍并入学,就读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
1980年05月,在杂志《中国青年》第5期中刊登了潘晓的一封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柳建伟
1983年07月,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后到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
1991年09月,开始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3年09月,开始就读于鲁迅文学院;
1994年09月,开始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97年07月,开始在成都军区某部队工作;同年,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北方城郭》;[3]
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突出重围》;[4]
2001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苍茫冬日》;[5]
2002年01月,开始在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担任创作员;同年,出版小说《红太阳白太阳》,该小说入围第3届国家图书奖,获得第10届中国图书奖、第1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此外,还出版了小说《红一方面军征战纪实》;
2003年,担任灾难电影《惊涛骇浪》的编剧,该片以1998年抗洪抢险为背景,他凭借该片入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同年,出版以抗击“非典”为题材的小说《SARS危机》;此外,还出版了小说《时代三部曲·突出重围》;[7] [6]
2004年04月,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
2005年,出版小说《抗日》;04月10日,凭借创作的小说《英雄时代》获得第6届茅盾文学奖;[8] [9]
2006年,出版当代长篇小说《石破天惊》,该小说多层面地呈现了中国战备导弹工程兵的生活;[14]
2007年,出版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地下革命斗争为题材的小说《爱在战火纷飞时》;同年,出版小说《上校的婚姻》;[14] 共9张 柳建伟
2009年,创作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北方城郭》,该小说获得《作家报》中国十佳长篇小说奖;同年,担任灾难电影《惊天动地》的编剧,该片由王珈、沈东联合执导;[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