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明储量是进行矿山建设、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合理规划工农业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欧美各国,探明储量是对测定储量及推定储量的合称,即二者之和为探明储量。这部分矿产的位置、质量、数量及其地质依据是经实际观测确定的。参见“确定储量”、“推定储量”。前苏联1981年《固体矿产和预测资源分类》中将A、B、C1级储量合称为探明储量,C2级为初步评价储量。
在中国,探明储量指矿产储量分类中开采储量、设计储量与远景储量的总和,计算公式为:探明储量=A+B+C+D。在前苏联,探明储量相当于工业储量;在美国,探明储量相当于确定储量与推定储量之和。探明储量一般作为矿山企业规划设计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累计探明储量减去历年开采、损失的储量为实际保有储量,它是规划、计划和设计工业生产规模和布局的现实依据。 探明储量相关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
探明储量是指经过详细勘探,在预期的当地经济条件下,可用现有技术开采的储量。
探明储量也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储量。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田开发分析的依据。探明储量又可按勘探开发程度分为已开发探明储量、未开发探明储量及基本探明储量三类。探明储量与南北美一些国家储量分级中的测定储量(measutedreserves)相当[4] 。
探明储量是经过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后用一定方法计算出埋藏在地质体内的有用矿产的数量。分为新增探明储量和累计探明储量。新增探明矿产储量是指在报告期内经过地质普查、勘探后所获得的新增加的矿产储量。它不包括以前年份探明的,也不包括以往年度远景储量中升为工业储量的部分。仅反映报告期内的地质勘探工作的成果。累计探明储量是指地质勘探工作自开始至报告期末所探明的全部矿产储量,包括矿山的开采量和地下损失量。它反映地质勘探工作探明矿产资源所取得的全部成果[5] 。
探明储量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SPEE和SEC对探明储量的定义是:按照现有的经济及技术条件预计在未来可经济的采出的油气量是较高证实程度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可简称探明可采储量有专门机构按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权威认证。
2.1988年的定义是:“探明储量是在油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探明储量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