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培养基(即恒化器)是由一个与水浴相连的水膜包围着的,温度(恒定)控制在20℃的夹层(双壁)玻璃容器(管)构成的.
将微生物或动植物的细胞在一定量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是连续培养的对应词。
分批培养所培养的细胞,通常是经过停止期、对数期、静止期的生长过程。在培养过程中,常有因培养基成分、细胞密度等发生变化,使细胞环境不能保持一定的欠缺,但所使用装置和方法均较连续培养法简便,所以被广泛使用。
恒化器培养微生物不经过“四个阶段”,菌群基本是在对数生长期旺盛生长,产量很大。
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continuous culture )是相对于分批培养而言的。连续培养是指在深入研究分批培养中生长曲线形成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开放培养系统,不断补充营养液、解除抑制因子、优化生长代谢环境的培养方式。由于培养系统的相对开放性,因此,连续培养也称为开放培养( openning culture )。
连续培养的显著特点与优势是,它可以根据研究者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控制典型生长曲线中的某个时期,使之缩短或延长时间,使某个时期的细胞加速或降低代谢速率,从而大大提高培养过程的人为可控性和效率。连续培养模式应用于发酵工业则称之为连续发酵(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
在连续培养过程中,它可以根据研究者的目的与研究对象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连续培养方法。常用的连续培养方法有恒浊法与恒化法两类。
所谓恒浊法是以培养器中微生物细胞的密度为监控对象,用光电控制系统来控制流入培养器的新鲜培养液的流速,同时使培养器中的含有细胞与代谢产物的培养液也以基本恒定的流速流出,从而使培养器中的微生物在保持细胞密度基本恒定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的一种连续培养方式。用于恒浊培养的培养装置称为恒浊器( turbidostat )。连续培养装置(发酵罐, fermenter )用恒浊法连续培养微生物,可控制微生物在最高生长速率与最高细胞密度的水平上生长繁殖,达到高效率培养的目的。目前在发酵工业上有多种微生物菌体的生产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用大型恒浊发酵器进行恒浊法连续发酵生产的。与菌体相平衡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也可采用恒浊法连续发酵生产。
恒化法是监控对象不同于恒浊法的另一种连续培养方式。恒化法是通过控制培养基中营养物,主要是生长限制因子的浓度,来调控微生物生长繁殖与代谢速度的连续培养方式。用于恒化培养的装置称为恒化器( chemostat 或 bactogen )。恒化连续培养往往控制微生物在低于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生长繁殖。恒化连续培养在研究微生物利用某种底物进行代谢的规律方面被广泛采用。因此,它是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代谢和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