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啰儿调承袭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和“巴人土歌”。《华阳国志·巴志》中有关“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是对“巴渝舞”的最早记载。 共3张 石柱土家啰儿调现场演唱
先秦《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关“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和西汉杨雄《蜀记》中有关“嬥讴歌,巴土人之歌也”的记载,印证了“巴人土歌”是一种“一唱众和”的歌唱形式,是反映大众生活的乡土民歌,其内容和形态表现与石柱土家啰儿调一致。
石柱土家啰儿调更是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有人认为“啰儿调”有古代“竹枝词”遗风,被誉为“竹枝词”活化石。[2]
石柱土家啰儿调起源于何时已无迹可寻,但从一些传承人的口中得知,至少有上百年的传唱历史。“啰儿调”包容着各种不同场合演唱的民歌,诸如放牛歌、打夯号子、砍柴歌、薅秧歌等。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耕社会,很多的农业生产都要靠人力来完成,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常常是借助唱歌来调动人的劳动热情;再者,山大人稀的自然环境,让上山劳作的人们借助喊山歌来驱逐寂寞和恐惧。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众人吼着山歌齐劳作的场面随处可见,山坡上放牛、砍柴的少年唱的山歌也是此起彼伏,“这边唱罢那边登场”。处处可听见唱山歌,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田地里,唱山歌无须专人教唱和传承,在那样的环境熏陶下,会唱山歌的人自然也很多。“啰儿调”的传承人,要么是在和自己的长辈一起劳作的过程中,要么是跟着长辈在家中的无意识哼唱中而学会的,从没有去专门地拜师学艺。后来凭着自己的浓厚兴趣,经常哼唱,有时怕忘记甚至把歌词记在纸上,因而至今还会唱不少那个时候流传的民歌。[3]
以歌唱的形式、场合以及内容的不同对石柱土家啰儿调进行分类,歌曲涉及这些类型:
1:田歌,多为种田劳作时吟唱,如《礴秧歌》。
2:牧歌,多为放牧时吟唱,如《小放牛》。
3:采茶歌,多为采茶时吟唱,如《倒采茶》。
4:抬工号子,多为肩抬重物时吟唱,如《小牛郎》。
5:打夯号子,多为夯土时吟唱,如《打夯号子》。
6:情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之情,如《岩上砍柴岩脚梭》。
7:节令歌,为土家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变化规律而作,如《长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