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该数列就称为等差数列,该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例如:奇数列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有时又被称为“等差级数”、“算术级数”,可能是来源于其英文名arithmetic progression。这与分析学级数理论中的“级数”重名,然而数列本身并不直接包含“级数”的含义。为避免混淆,此处将不把“等差级数”、“算术级数”作为等差数列的别称。

根据定义可知,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其中 是常数,表示该数列的公差。

通过递推公式,可以列出,对于 有:

将上面的式子相加,即得:[1]

并且,经过验证,该式对 也成立,于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通过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第 项的值 可以由首项 ,公差 和项数 唯一地确定。

如果 成等差数列,那么称 是 和 的等差中项。在一个等差数列中,除首项与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外,每一项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2]

由等差中项的定义可知

移项可得

此即 是 和 的等差中项的充要条件。

相传数学王子高斯(Gauss)在童年时期独立发现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高斯是一位早慧的数学天才。当他10岁时,一次数学课上,老师为了教训班里吵闹调皮的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复杂”的任务:让学生计算从1加到100的所有整数的和。老师预期这会是一个耗时较长的任务,不用20分钟到30分钟是很难做出来的。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没过多久,高斯就举手表示他已经完成了计算,并给出了答案:5050。老师核对后发现答案完全正确,这让他感到非常意外和好奇。

当老师询问高斯是如何如此迅速地得出答案时,高斯解释了他的方法。他没有采用逐个相加的方式,而是观察到了一个规律:1和100相加等于101,2和99相加也等于101,依此类推,直到50和51相加同样等于101。这样,从1到100的整数就可以被分成50对,每对的和都是101。因此,他只需将101乘以50,就得到了总和5050。高斯的这种巧妙方法让他赢得了老师的赞赏。这段故事也被流传下来。[3]

相关查询: 同一个 等差数列
最新查询:lokyi IBE input blcos tvibe erl fuser 3BVM CTP ICE1 HQD FNH HQ MM5 DP 芋头烧小排 电子枪 让·朗克 Kouzuki 深山中 约翰尼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自由落体 Annie Lisle 质量奖 密西西比鳄 Casemiro 伊尔库茨克 三国志 白塔 陈樱儿 撒拉逊人 �ۺ����ɰ�� 熔岩行 淡水鱼 新街村 computational 红兔子和白兔子 看门的黑狗 日月星 斯信强 Proteinuria 含苞待放 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 spac 单簧管五重奏 印欧语 布雷艇 普庵禅师 大众传媒 呼吸器官 世纪华庭 香甜可口 难以想像 八国联军 棘皮动物 燕窝手卷 马克思 你追我赶 时机成熟 阿贝原则 书面语言 政治局面 独树一帜 小林幸子 箭如雨下 取之不尽 本地风光 六星瓢虫 婚姻登记 IJ 柳生宗严 在生活上 风口浪尖 基本建设 创作方法 峡山水库 卫生防护 农副食品 等差数列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14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