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2月8日,约翰·汤纳·威廉姆斯出生在美国纽约,父亲约翰尼·威廉姆斯(Johnny Williams)是一个爵士乐打击乐手,母亲叫艾斯特·威廉姆斯(Esther Williams)。[3] 约翰·威廉姆斯和他的电影配乐作品
1948年,约翰全家搬到洛杉矶,他进入北好莱坞高中学习。
1950年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师从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学习作曲。
1952年到1955年,服役于美国空军,期间担任美国空军乐队的指挥和音乐总监。
退役后,进入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并作为一个爵士乐钢琴家在纽约的多家俱乐部表演。约翰从朱利亚德学院毕业后,开始在洛杉矶的电影工作室中担任管弦乐队指挥。[6]
1958年,为电影《情圣》配乐,这是约翰完全独立完成配乐的第一部电影。[1] 获奥斯卡奖
20世纪60年代初,约翰·威廉姆斯担任弗兰基·莱恩旗下乐队的队长和音乐总监。[2]
1960年,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推出的影片《因为他们还年轻》配乐,得到美国电影界的肯定。[7]
1967年,20世纪福斯公司推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风月泣残红》,约翰参与配乐,首次获学院奖提名(第40届学院奖原创或改编配乐奖)。[3]
1969年,凭借《流氓好汉》和《万世师表》两部影片的配乐获得奥斯卡双提名。[4]
1971年的歌舞电影《屋上的小提琴手》为约翰赢得了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之后几年,他分别为《海神号遇险记》、《摩天大楼着火记》等影片配乐,其中1974年上映的《摩天大楼着火记》为他赢得了第10个学院奖提名。[8] 约翰·威廉姆斯
1973年,同时入围奥斯卡“最佳原著配乐”、“最佳歌曲配乐”和“最佳歌曲”三个奖项。[5]
1974年,时年28岁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请约翰为电影《横冲直撞大逃亡》配乐,并邀请约翰为其将来执导的每一部电影谱写配乐。[6]
1975年,约翰使用大提琴奏出的,仅两个音符的灾难恐怖片《大白鲨》的主题配乐,使他获得了第48届学院奖原创配乐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