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船是利用高压空气在船底和水面(或地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垫升,从而大大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实现高速航行的船。[2] 美国LCAC气垫船
气垫是用大功率鼓风机将空气压入船底下,由船底周围的柔性围裙或刚性侧壁等气封装置限制其逸出而形成的。
19世纪初,已有人认识到把压缩空气打入船底下可以减少航行阻力,提高航速。1953年,英国人科克雷尔创立气垫理论,经过大量试验后,于1959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气垫船,横渡英吉利海峡取得成功。1964年以后,气垫船类型增多,应用日益广泛,多用作高速短途客运、休闲旅游、执勤巡逻、救援抢险、商业、勘察测量、军事等方面,航速可达60~80海里/小时。
气垫船的缺点是耐波性较差,在风浪中航行失速较大。气垫船船身一般用铝合金、高强度钢或玻璃钢复合材料制造;动力装置用航空发动机、高速柴油机或燃气轮机;船底围裙用高强度尼龙橡胶布制成,磨损后可以更换。 气垫船原理
英国是最早研制气垫船的国家。60年代初,英国海军就组建了气垫船试验分队,对不同类型的气垫船进行一系列的作战环境试验,如用于猎扫雷、两栖登陆、发射导弹、反潜等,并从中选出合适的艇型。已装备海军部队的有50吨级BH7型多用途气垫艇。其中:BH7-Ⅴ+型猎雷气垫艇携带猎雷设备时,能在波高3米海况下,以10节航速进行猎雷作业。BH7-Ⅴ型战斗气垫艇是快速导弹巡逻艇,装有两座“飞鱼”战舰导弹和一座双管30毫米自动炮。BH7-Ⅳ型后勤支援气垫艇可运送170名全副武装的登陆兵,或者运载3辆野战卡车及60名战斗人员等。还有105吨级的VT-2型导弹气垫艇,装有2座“奥托马特”舰舰导弹和1门76毫米自动舰炮,装载能力32吨,还可作反潜、扫雷、布雷和后勤支援用。
俄罗斯Zubr级气垫登陆艇由圣彼得堡“阿尔马兹(Almaz)”中央设计局造船股份公司设计建造,全长57.4米,艇宽22.3米,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气垫军舰。据北约有关报道称,从1986年以后俄罗斯建造了10艘Zubr级气垫登陆艇。美国海军早在越南战争期间就应用了气垫登陆艇,取得了实战经验。后来于1978年建造了JEFF(A)、JEFF(B)两艘160吨级的两栖气垫登陆试验艇,经过大量试验比较,确认以JEFF(B)为基础发展海军气垫登陆艇(LCAC)的计划。从80年代起开始小批量生产,强化试用演练和改进提高,同时进行各项技术保障的同步建设。美国军方提出了崭新的登陆概念:以大型两栖攻击舰为主体,携带气垫登陆艇、水陆两栖坦克和陆战队进行远洋作战。海湾战争中,美海军2个两栖编队(包括“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等多艘舰)携带17艘LCAC型气垫登陆艇,频频进行两栖登陆佯动,充分显示威力,对伊军起到了威胁和牵制作用。在索马里、海地危机和孟加拉国抗洪救灾行动中,LCAC都成功使用过,被誉为现代登陆艇的佼佼者。日本等国亦要订购LCAC艇。美国陆军对其所属的26艘LACV-30气垫运输艇也十分满意,并准备购置更大载重量的气垫运输艇。 共4张 气垫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