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自我发展
青少年自我发展,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等素质,提高在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神分析理论关于自我形成的见解。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由本能的本我、现实的自我和道德化的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随着个体的生长发展,受现实的影响,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在现实原则的支配下,管制本我的冲动。随着儿童对社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的学习和内化,超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根据道德原则指导自我,监督、管制本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最文明的部分。埃里克森的心理阶段论认为,整个人生只有从自我发展诸阶段的角度看才是可以理解的。
自我发展的方法
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青少年通过对自身性格和喜好做出识别、判定,以发现自身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有意识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和专业发展。长辈也可以有意识地帮助青少年更有效地做自我发展。详细下列会一一陈述。
准确认识现实
自我实现者能够采用客观的态度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周围世界,因而他们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去看待现实,能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更能发现事实的真相。这是由于自我实现者的认识主要受成长动机所驱动,这就是存在认知,简称B—认知,而不是受缺失动力所驱动,即缺失认知,简称D—认知。当我们缺少某种东西时,我们的认知活动就定向于这种东西,而难以顾及其他事物,因而不能客观地和全面地把握周围世界。相反,自我实现者主要是受求知、自我实现等存在需要所驱动,因而能够客观地把握现实,不受主观需要的干扰。
宽容
自我实现者能够承认和接受任何事物都具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事实,他们不否认任何人和任何事物的消极面,因为对此有较大的宽容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也承认自己的不足,因而能够悦纳自己.
自发、单纯和自然性
自我实现者坦率、自然,倾向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行为具有自发性。他们有什么想法,就讲什么;他们有什么感情,就表达什么;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不矫揉造作,完全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
以问题为中心
自我实现者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问题为中心。他们一般不会关注个人,而以工作、事业为重,能够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他们来说,工作不是为了金钱、名誉和权利,而是工作本身就是享受,能够是自己的潜能。
超然于世的品质
自我实现者是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个体,他们不依赖他人,不害怕孤独.常常主动追求独处的环境.
自主性和独处性
自我实现者更多的受成长动机驱动,而非受匮乏动机所驱动,因而能够摆脱对外界环境和他人的依赖,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并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