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花生生产第一大国, 其总产量、单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花生酱占我国食用花生消费的37%。[1]
花生酱被广泛应用于面制品、火锅蘸料等各个领域,但花生酱脂肪含量高,不适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食用,其在贮藏中也易产生析油现象,极易氧化、酸败,且花生酱中非油脂部分在储存过程中自然沉降形成坚硬的固体物质,从而造成花生酱的风味质量降低、贮存期缩短。[1]
在国内,花生酱普遍作为面食、馒头、火锅、炒菜等的调味品,也用作甜饼、包子、面包等的馅料。[1]
我国从1988年开展花生酱出口贸易,花生酱的主流产品为全脂花生酱,低脂或脱脂花生酱、营养风味型花生酱研究较少。。[1]
我国花生酱发展势头较好,生产线10余条,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安徽等花生产区,花生酱的销售以出口为主,经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united nations, FAO)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花生酱的进出口总量分别由2010年的2887t和132t增加到6607t和1256t,出口量约占年产量的65%。。[1]
国外花生酱主要用于制作中小学生的午餐快餐食品,也作为配料广泛应用于薄脆饼、三明治、花生味小甜饼、烘烤食品、糖果、早餐谷类食物和冰激凌等食物。。[1]
目前世界上花生酱商业化规模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年消费花生仁用料在800千吨左右,其中花生酱用料在450千吨左右,兰娜型(runnertype)花生是美国花生酱的主要原料。。[1]
加拿大年消费花生仁约150千吨,其中花生酱及其他配料约占15%。。[1]
墨西哥现阶段年消费花生仁约70千吨,其中花生酱(进口)用料占10%。。[1]
英国、荷兰和德国等西北欧国家,年消费花生仁用料约500千吨,花生酱约占15%。。[1]
日本近年来每年消费花生仁110~120千吨,花生酱用料约5%。。[1]
韩国每年消费花生仁约40~50千吨,花生酱约占5%51。综合来看,花生酱在国内外的食用非常广泛,产销量巨大。[1]
根据口味不同,花生酱分为甜、咸两种,是颇具营养价值的佐餐食品,在西餐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花生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