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东北部的萨尔瓦多位于大西洋的托多斯桑托斯海湾东岸,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于1549年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以后到1763年一直是巴西的首都。萨尔瓦多葡萄牙语意为“救世主”。现有人口中大部分是黑人和黑白混血人。目前,萨尔瓦多市是巴西巴伊亚州首府,为巴西第三大城市。该市内仍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的建筑,古都的风貌至今犹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2] 滨海古城
古城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位于半岛的小山上,下城面临海湾。上城高达80米的峭壁成为低于来自海上攻击的天然屏障。真正意义上的古城区在上城佩罗尼奥区及其广场周围,这里的许多建筑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的建筑风格。 紧靠大海
上城古色古香,拥有许多小广场和巴洛克式建筑群。街道密集、狭窄,路面用黑色和白色的石子铺砌成各式图案花纹。下城位于港口附近的磨得罗市场,曾经是贩卖奴隶的地方,如今是繁华热闹的手工艺品市场。[4]
萨尔瓦多古城坐落于在深入大西洋的半道上,那里山丘起伏,既有许多名胜古迹,又有炫丽的热带风光,是一处旅游胜地。[4] 依山傍水的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是巴西东北部的港口城市,位于大西洋的桑托斯海湾东海岸,萨尔瓦多1594年建成,是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直到1763年,这里一直是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地首都。 瓦西里亚教堂
巴伊亚的萨尔瓦多古城,地处巴西东部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的万圣湾内。该古城始建于1549年,第一批教堂是在1549年由耶酥教士建造的。直至1763年之前,萨尔瓦多都一直是巴西首都的所在地。
萨尔瓦多古城曾是殖民地统治时期非洲奴隶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1558年,第一批非洲奴隶到达这里,并从事甘蔗种植。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萨尔瓦多的这个港口成为葡萄牙的最主要的贸易中心;这个港口处在非洲、巴西、欧洲三角贸易的通道上。许多欧洲的移民定居在这个城市。[6]
1549年葡萄牙人在紧邻大西洋的圣人湾(Sage BayMAX)边建立了依山傍水的萨尔瓦多,它三面环水,在军事上易于防守。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和安哥拉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之后,随着奴隶贸易的开展,萨尔瓦多很快成了葡萄牙在大西洋中最重要的奴隶贸易口岸。至今该地区80%以上的人口仍为黑人,所以人们常说萨尔瓦多是南美受非洲影响最大的城市。[2]
在十七世纪,当葡萄牙还在西班牙统治之下时,萨尔瓦多经常被荷兰人袭击。为了保卫这个城市,建立了许多的堡垒。1625年,这座城市又一次被葡萄牙人统治。[6]
萨尔瓦多城内既有大量十六世纪的建筑,而且是宗教建筑,它们中有许多用十七和十八世纪的雕刻来修饰,有很多用彩色的泥做出的条纹,反映了殖民时期的特征。通过林立的纪念碑和一致的设想来描述了它的整体特性。这一切都说明,萨尔瓦多是结构适合殖民地的城市的一个著名的例子。 巴洛克式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