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疲劳是由于长时间不当用眼(如高度紧张地近距离目视,注视目标闪烁、目标亮度过高/过低、用眼过度等)之后出现视模糊、眼胀、干涩、流泪、眼眶酸痛等眼部症状、严重时会发展为头痛、眩晕、乏力等全身不适应的一种综合症。
视觉疲劳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疲劳综合症。首先,视觉疲劳是由眼睛本身的原因引起的,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调节因素;眼肌因素;结膜炎和角膜炎等。另外,如果配戴的眼镜不合适也容易引发视觉疲劳。用眼环境不好可导致视觉疲劳,如光照不足或过强、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注视的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等。另外,神经衰弱、身体过度劳累时也容易出现视觉疲劳[1] 。
视觉疲劳是一组疲劳综合症,其发生原因一般可以界定为以下三种:
1、环境因素:学习/工作时,注视区域的光照不足或光线过强,光线分布不均匀或光源闪烁不定,眼睛注视区域有眩光或反光;注视的目标过小或不稳定等,都会造成眼睛超负荷工作,导致视疲劳。日常生活中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手机等屏幕,也是产生视疲劳的重要原因。对于光线亮度不佳的情况,可以用护眼光度笔做监测。
2、身体因素:当身体衰弱、疲劳或处于某些特殊生理时期,如更年期、孕期等,以及患有某些疾病,如高血压、贫血等,均可能导致眼睛的调节能力不足,易发生视疲劳。
3、眼部因素:眼睛本身的原因,如视力下降(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弱视、伪盲等),都易引发视疲劳;所戴眼镜不合适也会加重眼睛负担,引发视疲劳。
视疲劳还可能导致人们近视加深、出现复视、阅读时易串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效率。一直保持双眼聚焦在一米范围内的人群是视疲劳的主罹患人群,如学生,文字工作者,办公室人群和IT从业者。
根据前面章节所分析的产生视觉疲劳的各种原因,在预防及治疗视觉疲劳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改善用眼环境:
室内照明,光线分布要尽量均匀、稳定;保持光线明亮、柔和;眼睛注视的区域应避免眩光或反光;如果自己不能确定光线是否合适,可以用护眼光度笔做监测。
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已经成为视觉疲劳的主要人群。对于上班族,缓解视觉疲劳的一个方法是眨眼。正常人每分钟眨眼在20次左右,但当凝视屏幕时,因为精力过度集中,会降到每分钟4~5次,这样泪腺就会减少分泌,眼睛会出现干涩酸楚等不适。平时特意多眨几次眼睛,有助于促进泪液分泌,能缓解干燥酸涩的症状。另外,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工作一小时,休息十五分钟左右。
2. 加强身体体质
当身体衰弱、疲劳或处于某些特殊生理时期,应适当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平时多些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预防视力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