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邓中夏发蒙于族办私塾增经门学。1911年,入宜章县高等小学堂,后考入郴郡第七联合中学(今郴州一中)。1915年春,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
1917年,邓中夏随父进京,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文学系)。在北大任教的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革命的鼓舞影响下,邓中夏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积极投入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成为学校中的积极分子。 邓中夏
1919年3月,邓中夏等发起组织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带领讲演团的同志到街头演讲,使群众懂得了许多反帝反封建的道理。5月4日,邓中夏和北大同学一起,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邓中夏被推为北京联合会总务干事。
5月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回湖南联络,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绍了北京学生运动的情况,商量改组现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以便发动湖南学生响应北京的爱国运动。[11]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黄日葵、高尚德、罗章龙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
1920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邓中夏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也在上海组成。根据临时中央局的要求,于同年12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邓中夏当选为书记。
1921年初,邓中夏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11月出版进步刊物《劳动音》,在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
1921年8月,作为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总机构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邓中夏担任北方分部主任,负责领导北方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