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古称安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钦州市属象郡辖地。郡治所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
汉初(前206—前111年),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合浦县地,县城在今市境浦北县泉水镇旧州古城头。隶属交州合浦郡,郡治所初在徐闻县(今属雷州市地),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迁来合浦县,与县治所同在县城里。 钦州人文地图
三国时,属吴国,县名不变。孙权黄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为珠官郡;孙亮时(252—258年),复名合浦郡,郡、县治所仍在合浦县城内。晋,沿袭吴制,郡、县名称与治所驻地不变。
南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析合浦县地置广州临漳郡(今浦北县属其地)和交州宋寿郡,宋寿郡下辖宋寿、宋广2个县。宋寿县治在今钦北区平吉镇古城角村;宋广县治在灵山县陆屋镇。今市辖区和灵山县分属宋寿、宋广县地。其后至唐末 。
今市境大体分属3个州(郡)。其中:越州。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析交州合浦郡、宋寿郡和广州临漳郡等地置,治所在临漳郡漳平县城(今浦北县境)。梁天监元年(502年),废临漳郡及漳平县入合浦县,越州治所迁去合浦县城(今址同上)。隋,依次改称禄州、合州、合浦郡。至唐时,依次改称越州(其中短期增置姜州)、廉州、合浦郡、廉州,州(郡)治所均在合浦县城(今址同上)。今浦北县境属其地小部分。安州。齐建元二年(480年)宋寿郡复隶交州。南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年)析宋寿县西部置安京县,属安京郡(同年置,治所在安京县);又以宋广县地置宋广郡(郡、县治同城)。同年,以宋寿、宋广、安京3郡置安州,治所在宋寿县城东南(今钦南区久隆镇境内)。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宋广县改名新化县,次年又改为内亭县(至开皇二十年,先后析置南宾县、遵化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州有同名,故此执政当局奏改安州为钦州,这是钦州得名之始。同年,宋寿县也改名为钦江县。大业三年(607年),钦州改为宁越郡,至唐时,依次改称钦州(其中短期增置南亭州)、宁越郡、钦州。唐贞观十年(636年),州治所迁去灵山县南宾砦(今灵山县旧州镇)。贞元十年(794年),南宾县改名为灵山县。今钦南、钦北两区与灵山县境属钦州地。黄州。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析宋寿县西南沿海地置,治所在安平县城(今防城港市境)。隋,改称玉州,后并入宁越郡。唐复置,依次称玉山州[贞观二年(628年)至上元元年(674年)并入钦州]陆州、玉山郡、陆州。唐总章元年(668年),以旧玉山县地置乌雷县(今钦南区境内)。上元二年(675年)在乌雷县设立玉山州,同年改为陆州,辖乌雷、玉山(同年置,后改称华清县)、安海(后改称宁海县)3个县。大历三年(768年),废乌雷、华清2县入宁海县,把州治所迁去宁海县城(今防城港市境内)。今钦南区沿海乡镇、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属其地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