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3]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舆不通,人迹罕至。[3]
汉·荀悦《汉纪·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高帝纪上》:自霜露所坠,星辰所经,正朔不通,人迹罕至者,莫不逾山越海,北面称蕃。
宋·洪迈《夷坚丁志·龙门山》:南城县东百余里龙门山,山巅有寺,幽僻孤寂,人迹罕至。[1]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九五回:峒后一山,名天阙,人迹罕至。
现代·郁达夫·《沉沦》·二:天气清朗的时候,他每捧了一本爱读的文学书,跑到人迹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贪那孤寂的深味去。
冯牧《瀑布之歌》: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交通阻隔的地方。[3]
【近义词】:荒山野岭、穷乡僻壤
【反义词】:人来人往、人山人海
作宾语、定语;指荒凉的地方。
示例
1.吐鲁番的大戈壁炎热的天气,实在是人迹罕至。
2.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3.到人迹罕至的山中旅游要注意安全。
4.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车不通,人迹罕至。
5.这片人迹罕至的滩泽除有几只大鸟在空中飞过再无任何声息。
6.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7.勘探队队员经常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