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榕因叶子的颜色是黄金绿色而得名。[6]
黄金榕是常绿小乔木,树冠广阔,株高3-6米,树干多分枝。单叶互生,叶形为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革质,全缘,叶表光滑,有光泽,叶缘整齐,嫩叶呈金黄色,老叶则为深绿色。基出叶脉3条,叶柄长。[1] [3] 共7张 黄金榕
花单性,球形的隐头花序,其中有雄花及雌花聚生,雌雄同株,花间有少许短刚毛;雄花无柄或具柄,散生内壁,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花与瘿花相似,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果实球形,熟时为红色,扁球形,直径6-8毫米,无总梗,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1] [3]
黄金榕属阳性植物,需强光。生长适温23-32℃,安全越冬温度为5℃,低于5℃会受冻害。耐热、耐湿、耐旱、耐瘠、不耐阴、不耐寒、抗污染。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2]
黄金榕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亚洲地区。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和栽培。[2]
黄金榕常用播种、扦插和压条等方法进行繁殖。[2]
在10-11月种子成熟后采种,果实采收堆沤后,装入紧密布袋内,置于水中搓漂淘出种子。选出饱满种子,将种子晾干放入容器干藏。翌年2-3月播种,播种前要进行苗床消毒,每亩用4千克呋喃丹防地下害虫。播前先用清水浸种5小时,滤干后用钙镁磷拌种播。播后覆盖一层细泥土,以不见种子为度,苗床用薄膜覆盖,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播后约3-5天左右,种子即可发芽出土,待真叶长出后揭开薄膜,白天若阳光太强,还应适当遮阳。当苗长到3-5厘米时可结合间苗除杂草,并适当施肥,肥料浓度用0.5%的尿素液施,施后要喷洒叶面,以防肥料灼伤叶片。当幼苗长至8-10厘米时,可移植至圃地或上盆培育。[2]
在中国广东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是冬季和夏季扦插成活率较低。3-5月最适合扦插繁殖。选取半木质化枝条的顶端作为扦插材料,切口保持干净平滑,随剪随插。采集时间以早上为宜,因为早上枝条水分含量相对较高,扦插后伤口容易愈合。插穗长约8-10厘米,下部插穗离节间0.5厘米左右斜剪,可扩大发根面吸水量,同时还要将插穗下部叶片剪去,上部留3-5片叶,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剪口会有乳汁溢出,待其干固,再插于沙床或黑色胶袋,插黑色胶袋的插嫩梢插穗穗可缩短出圃时间,可直接出圃。插于沙床的插穗出圃时间较长。无论是插于黑色胶袋还是插于沙床,扦插后都要浇透水,使沙与插穗结合。插后用70-80%的遮阴网遮盖,白天适时喷雾,在22-25℃的温度范围内,插后30-35天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一般在85%以上。[2] 黄金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