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3年,瑞典林奈(Linnaeus)发表是《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第一次提出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的名称,同时提出另一个属Azalea,当时分成两个属的主要依据是Rhododendron属10个雄蕊,Azalea属5个雄蕊,1762年,林奈的植物种志第二版问世,他又补充了一个Rhodora属。这样,杜鹃花属在当时共分为三个属,二百多年前由于搜集的标本不足,分类的水平有限,错误是难免的。后人对于这样的分类提出许多赞成或反对的意见,但很难扭转这个早期的谬误。 羊踯躅
林奈所定的Azalea属包括5个种,其中有两个种不妥当,应当属于Loiseleuria属和Rhodothamnus属。他所谓的Rhodora属,后人认为应当放在杜鹃花属下的羊踯躅亚属,仅仅是一个组而已。林奈的分类公布以后一百多年内,争论的焦点始终在Azalea属该不该称为一个属。直到1834年,G. Don才正式将Azalea属并入Rhododendron,世界上植物分类学家似乎都承认这个决定,但争论还是没有休止。[1]
2023年2月10日,CITES秘书处在其官网上更新了CoP19通过的新修订的决定及决议,杜鹃花属(Roseodendron spp)#17:生效推迟24个月,即到2024年11月25日。[15]
灌木或乔木,有时矮小成垫状,地生或附生;植株无毛或被各式毛被或被鳞片。叶常绿或落叶、半落叶,互生,全缘,稀有不明显的小齿。花芽被多数形态大小有变异的芽鳞。 共41张 杜鹃花
花显著,形小至大,通常排列成伞形总状或短总状花序,稀单花,通常顶生,少有腋生;花萼5(-6-8)裂或环状无明显裂片,宿存;花冠漏斗状、钟状、管状或高脚碟状,整齐或略两侧对称,5(-6-8)裂,裂片在芽内覆瓦状;雄蕊5-10,通常10,稀15-20(-27),着生花冠基部,花药无附属物,顶孔开裂或为略微偏斜的孔裂;花盘多少增厚而显著,5-10(-14)裂;子房通常5室,少有6-20室,花柱细长劲直或粗短而弯弓状,宿存。蒴果自顶部向下室间开裂,果瓣木质,少有质薄者开裂后果瓣多少扭曲。种子多数,细小,纺锤形,具膜质薄翅,或种子两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鳍状翅,或无翅但两端具狭长或尾状附属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