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郡:足利、梁田、安苏、都贺、寒川、河内、芳贺、盐屋、那须
主要特产名物:牛蒡、生姜、葫芦、铜、漆、素面、益子烧
代表风土:日光东照宫、神桥、杀生石、华严瀑布、那须山
主要势力:大田原氏、宇都宫氏、佐野氏、皆川氏、那须氏、小山氏 下野国分郡图
位于北关东中央部分的东山道之国。东边通过八沟山地与常陆国接壤。西边的白根山、皇海山、足尾山地将其与上野国分开,南面是关东平原的武藏国、下总国等国,北边通过那须山与陆奥国接壤。是东北连接关东的东山道要冲。东边的八沟山和西边的日光山形成下野平原,那珂川和鬼怒川从中央流过,有着丰富的农业用水,因此生产力较高。另外足利学校的存在,使该地文化水平也较高。
在古代,下总爆发的平将门之乱被平定后,藤原秀乡的子孙形成各地的土豪、足利氏、小山氏都是秀乡的后代。从南北朝内乱开始,到相模国的战乱,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时代,多家土豪被攻灭,只剩下足利、大田原等保住了家名。但受到了关东管领上杉氏的内乱和北条氏入侵的影响,那须和宇都宫等豪族经历着互相友好和对立,再加上古河公方、芦名氏、结城氏、佐竹氏、上杉氏、武田氏、北条氏等大名的介入,国内形势更加混乱。战国时期的下野主要由国人割据,分别由东北的那须众,中部的宇都宫众和南部的皆川、小山、壬生众,西南的佐野、长尾等家统治。其中最有力的小山氏和宇都宫氏无力统一全土,便推举古河公方率领互相兼并。之后招来周边大名的介入,芦名、结城、佐竹、上杉、武田、北条等大名从四面八方入侵。天正年间,小山、佐野等家屈服于北条家,使北条家在下野的势力不断扩大。但小田原征伐和北条家灭亡后,率先加入丰臣家的宇都宫国纲受18万石的领土安堵,成为丰臣系大名和下野第一大势力。后由于宇都宫家的继嗣问题导致了改易,成为江户初期水户藩的家老。在宇都宫氏改易后,浅野长政任宇都宫城代。德川政权建立后,下野成立了佐野,小山,足利,大田原,那须等藩。
多治比广成(708年〈和铜元年〉3月13日 (旧历)) 从五位下 〔续日本纪〕
伊吉古麻吕(732年〈天平4年〉10月17日 (旧历)) 从五位上 〔续日本纪〕
秦大鱼(746年〈天平18年〉9月) 从五位下 〔续日本纪〕
巨势君成 (748年 〈天平20年〉3月12日 (旧历)) 从五位下 〔续日本纪〕
小野小贽(752年〈天平胜宝4年〉11月13日 (旧历)) 从五位下 〔续日本纪〕
石川名足(761年〈天平宝字5年〉1月26日 (旧历)) 从五位下 〔续日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