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渊源”指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学问有深厚的根源,形容人在家学熏陶下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3] [4] [6] [7] 。其中,“家学”为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渊源”比喻事物的本源[6] 。
该成语最早见于宋代刘克庄《后村全集·送林宽夫父子》:'家学有渊源,传之于艾轩。'[5] [6] 此外,《北史·江式传》中'式少专家学'及《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提及的'测其渊源'也为成语含义的形成提供了历史背景[7] 。
在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中:“不是职员家学渊源,寻常悬壶行道的人,象这种方子,他们肚皮里就没有。”[2][7]
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六回中提到:“他们二位都是家学渊源,此去定然连捷。”[1]
该成语为主谓式结构,在句子中通常充当谓语或宾语成分。近义词“世代书香”同样强调家族学术传承的连续性[5] [6] [7] 。英语翻译为“have the deep influence of a scholarly family”[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