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行的初等教育普及制度导致了一大批新的阅读大众的产生,他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渴望娱乐活动。包括阿瑟·柯南·道尔在内的作家们接受了这一挑战,他们需要创立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但是他们也必须抓住大众想象力最深处的恐惧和欲望并将它付诸小说创作。科幻推理小说就这样诞生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就是其中之一。[3]
1891年,32岁的阿瑟·柯南·道尔成了众多出版社和杂志社约稿的对象。他写的短篇侦探小说《波希米亚丑闻》等在《海滨》杂志上相继发表后,名声大振,不再为生计发愁,便决定停止写这类侦探故事,在《最后一案》中,阿瑟·柯南·道尔让福尔摩斯在一次搏斗中坠入激流中淹死,让华生医生来结束这个探案。不料福尔摩斯之死,立即引起英国众多读者的强烈不满,有人甚至表示愤怒,继而对作者阿瑟·柯南·道尔进行威胁与漫骂。广大公众不希望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就此死去,这是成了当时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阿瑟·柯南·道尔为此既震惊又兴奋,他欣喜地意识到文学艺术原来有如此强大的震撼力,侦探小说已经真正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所喜爱。这样,阿瑟·柯南·道尔在1901年根据一位朋友讲的达特摩尔的传奇,又构思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取名为《巴斯克维尔的猎犬》。[4]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以英格兰达特穆尔荒原为背景,围绕巴斯克维尔家族世代相传的“魔犬诅咒”展开。故事开端通过手稿追溯了家族祖先雨果·巴斯克维尔的暴行及其被传说中巨型猎犬撕裂致死的离奇结局,这一诅咒成为后续事件的核心矛盾点。
查尔斯·巴斯克维尔爵士在庄园内猝死,其死亡现场出现巨大犬齿痕迹与脚印,家族律师斯特雷克据此求助福尔摩斯。继承人亨利·巴斯克维尔从美洲返回后,接连遭遇匿名警告信、鞋履失踪等异常事件,迫使福尔摩斯派遣华生前往庄园协助调查。随着剧情推进,华生逐步接触庄园周边人物:邻居斯泰普顿及其妹妹比阿特丽克斯、逃犯塞尔登的传闻,以及沼泽地的神秘信号灯。
调查过程中,福尔摩斯暗中掌控全局,最终揭露斯泰普顿实为巴斯克维尔远亲,为争夺遗产精心策划阴谋——他利用生物发光技术驯养巨型猎犬,并通过家族传说制造超自然假象,诱导查尔斯因心脏病发作死亡,企图使亨利重蹈覆辙。最终福尔摩斯在暴风雨夜现身荒原,当众击毙魔犬并揭穿斯泰普顿的真实身份,使其葬身沼泽,彻底终结了家族诅咒的威胁链。[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