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重点研发光储直柔园区供配电系统、模块化建筑数字孪生技术,其中超低能耗建筑智慧运行技术被列为2024年重点科研专项[1][4]
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基础算法与工程应用技术双重研究,《东莞市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对技术研发平台给予专项资助
知识产权领域聚焦专利导航分析及高价值专利培育,重庆市知识产权大数据应用联盟以知识产权大数据产品开发、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专利导航分析、高价值专利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应用技术研究
武汉东湖学院构建移动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基地,整合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形成"学-练-用"一体化培养模式[2]
河南工程学院实施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建设方案,要求80%毕业设计选题源于工程实践案例,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专业集群[3]
软件工程专业嵌入国际标准课程体系,与东软集团共建实践基地培养区域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2]
香港机场运用数码分身技术优化运营流程,成为5G时代智能交通枢纽建设的典型案例
建筑机器人研发被纳入深圳市2024年智能建造专项,重点突破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技术[1][4]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联合企业开展"五新"技术应用项目,推动工艺改良与设备升级
深圳市设立工程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对符合《新技术推广目录》的示范工程给予申报优先支持[1][4]
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要求70%以上专任教师具备行业技术研发能力[3]
建设省级电子陶瓷材料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近五年累计投入2.6亿元完善工程训练设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