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人约翰·高尔介绍每幕剧情,还提请注意其发生时间——整个剧本前后历经16年。
安提塞克国王安提奥克斯向女儿的求婚者出了一个谜语。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猜出了谜底,但这会揭穿安提奥克斯和女儿的乱伦关系。尽管配力克里斯小心翼翼地离开了安提塞克,安提奥克斯国王还是派刺客去追捕泰尔亲王。即使在自己的管辖地,配力克里斯也感到不安全,于是他让自己的大臣赫力堪纳斯管理泰尔,自己去浪迹天涯。配力克里斯先是流浪到塔萨斯,帮助当地总督克里翁和妻子狄奥妮莎消除了饥荒。然后他又飘泊到潘塔波里斯,遭遇海难,被渔民救出,并参加了公主泰莎的生日比武盛会,最后娶了公主为妻。
过了几个月,安提奥克斯与女儿遭雷击而死,于是配力克里斯和泰莎夫妇乘船从潘塔波里斯启程返回泰尔。泰莎怀有身孕,旅途中海上刮起了风暴,结果泰莎生下玛丽娜后死去。
水手们把她的尸体装进箱子,抛进大海,希望借此平息风暴之神的怒气。这只箱子被冲到以弗所,当地名医萨利蒙救活了泰莎。此后,泰莎做了狄安娜神庙的修女。与此同时,配力克里斯把女儿玛丽娜送给塔萨斯的克里翁和狄奥妮莎抚养,自己回到家乡泰尔。
转眼16年过去了。玛丽娜出落得比狄奥妮莎的亲生女儿菲罗登更惹人喜爱,为此狄奥妮莎极为恼怒,便密谋让人杀死玛丽娜。但玛丽娜却被海盗俘获,卖给米提林的一家妓院。克里翁和狄奥妮莎告诉配力克里斯,说他女儿玛丽娜已死。在米提林,玛丽娜决心保持自己的贞洁,因此惹怒了妓院的顾客。于是妓院老板把她送给当地总督拉西马卡斯。由于女儿玛丽娜的“去世”,配力克里斯悲伤过度,变得疯疯癫癫,并再次开始了流浪。他来到米提林,玛丽娜的美妙歌声帮助他恢复了神志。梦中,狄安娜女神建议他去以弗所。到了以弗所之后,配力克里斯向以弗所神庙的那位修女倾诉了自己的不寻常经历,结果修女道出了真相,原来她就是泰莎本人。这样,拉西马卡斯和玛丽娜做了泰尔的国王和王后,配力克里斯和泰莎则住在以弗所。从此大家都过着幸福生活。[2]
这部作品产生之际,詹姆斯一世当政后的倒行逆施仍在继续,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黑暗进一步加强。莎士比亚没有放弃人文主义理想,但是,他对于现实社会的认识,对于理想与现实两者关系的认识有了改变。[1]
该剧取材于英国诗人约翰·高尔的长诗《情人的忏悔》,而该诗又源于古代无名氏创作的故事《泰尔的亚波龙尼斯的传说》。
所以,该剧剧情实际上源于2世纪一个十分古老的故事《泰尔的亚波龙尼斯冒险记》。当时,罗马帝国中部和东部的省份,经常流行一些有关亲人失散、寻觅踪迹、神奇药方、精神错乱以及人体变形的故事。公元13世纪,也许是受到薄伽丘的《十日谈》之类书中类似故事的影响,约翰·高尔的诗歌《情人的忏悔》容纳有经过改写的亚波龙尼斯冒险故事。而莎士比亚及其合作者创作该剧时,又借鉴了约翰·高尔的改写成果。至于莎士比亚的这一合作者,迄今没有确切定论,但人们猜测,很有可能是乔治·威尔金斯。因为17世纪初,他曾在莎士比亚剧团工作,还在1609年写出了该剧的小说版本。学者们认为:合作者威尔金斯(无论是谁)写了前两幕,莎士比亚写了其余部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