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火的大小(强弱)火温度的高低。
是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
(1)手工炒——多将锅倾斜30~45°置于灶上(灶面的倾斜度与锅的倾斜度相同),便于搅拌和翻动。
(2)机器炒——平锅式炒药机和滚筒式炒药机等。
预热──投药 ──翻炒 ──出锅
(1)预热
目的:提高质量和工效;防止某些种子类药物炒成“僵子”(俗称“炒哑”)。
(2)投药
要根据锅的大小和品种确定投料量。加辅料炒者,一般先处理辅料,后投入药物拌炒。
(3)翻炒
快、勤,规律, “亮锅底” 。
(4)出锅
迅速、摊开晾凉。
用辅料炒的药物,出锅后应筛去辅料,再摊开晾凉。
清炒法
不加辅料的炒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三种不同的火候要求
注意事项
(1)药物大小分档
(2)预热
(3)控制火力和火候
炒黄(炒爆) 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 关注:火力与火候
炒黄程度
1 、炒响:牵牛子、决明子
2 、炒香:白芥子、莲子
3 、炒爆花:王不留行、水红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