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的战略对峙,面对空中威胁和地面要地防空的需要,美国为了取代原有的MIM-14防空导弹(又称:奈基-大力神防空导弹),而启动了全天候地对空中程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 美国MIM-14防空导弹
1965年美国国防部确定实施代号SAM-D计划,开始中程防空导弹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论证;美国发展的地空导弹系统,旨在拦截高性能飞机和近程弹道导弹。
1967年美国国防部选定雷神公司作为主承包商开始中程防空导弹的预研工作。而雷神公司早在1960年就开始规划和方案论证[18] 。
MIM-104防空导弹是雷神公司为美国陆军研制的第三代全天候、全空域地空导弹系统,作为区域防空武器用于对付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空中威胁。雷神公司于1967年开始研制该导弹系统,1972年开始工程研制,1976年5月正式改名为爱国者导弹系统,1980 年开始小批量生产,1982 年第一套MIM-104防空导弹爱国者样弹交付陆军,1985年爱国者导弹系统的基本型研制工作结束,开始装备美国驻德国部队[18] 。 MIM-104防空导弹发射车
MIM-104系统(FU)包括八具二合一的运输——发射器(LS),装备了32枚导弹,全部部署爱国者进阶型(PAC-3)为128枚。导弹以四枚一组装载在M901发射装置之内,由M860半挂卡车运载。伴随着导弹的是由一辆半挂卡车独立运载的MSQ-104作战指挥站(ECS)。
爱国者系统总览
MIM-104防空导弹系统的PAC-2导弹和之前的导弹使用导弹跟踪与指挥导引作为中途导引方式。终端则是半主动雷达导引。PAC-3导弹则是以中途惯性导引加上终端主动雷达导引[1] 。
MIM-104防空导弹系统由导弹及发射装置、相控阵雷达、作战控制中心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全套系统被安装在4辆制式卡车和拖车上[18] 。
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