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11月17日,王鸿祯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父亲为前清秀才。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进入临沂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山东省立临沂中学)学习。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父亲去世,家境进一步衰落,王鸿祯随哥哥赴北平求学,由于对绘画的喜爱,一度就读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
1935年(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王鸿祯报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洋大学三所名校,均被录取,最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地质学。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王鸿祯写的《评顾登堡著:地壳构造与大陆分布》一文,经高振西老师推荐在《地质论评》发表,成为他撰写和发表学术文章的起点。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王鸿祯参加了“湘黔滇步行团”,行程1600公里。沿途在原清华大学地学系系主任袁复礼教授指导下,观察地质现象和地层剖面,学习作记录、采标本等。期间王鸿祯陆续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山脉之基底部分与基底山》(波勃诺夫著)、《地壳之格架状构造》(波勃诺夫著)、《大规模地壳构造之成因》(诺克著)等讨论大地构造的书评,较早地接触了全球构造的学术内容。 王鸿祯 院士
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留校任教,曾担任普通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地形测量等多门课程的助教。同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协助主持昆明分会工作的孙云铸教授,积极组织学会活动。
1944年4月(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中国地质学会在贵阳召开第20届年会,王鸿祯被推荐为《地质论评》编辑,是12位编辑中最年轻的一位。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王鸿祯考取公费留英,11月进入剑桥大学,他带去了几百片骨骼构造保存极佳的珊瑚薄片和丰富的实际资料。大英博物馆研究六射珊瑚的H.D.托马斯(Thomas)博士对他进行四射珊瑚的研究起了启迪作用。
1947年6月(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王鸿祯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从骨骼微细构造观点论四射珊瑚分类》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丛刊(1950)。这项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珊瑚古生物界的注意。1947底,王鸿祯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副教授,讲授地史学,同时,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北平分会活动。
1949年12月,中国地质学会第25届年会分别在南京、北京两地举行。王鸿祯参与北京会区筹备工作,并在会上宣读了集体讨论后撰写的年会报告《地质学的新方向和新任务》(《地质论评》第15卷第1—3期,1950年)。
1950年王鸿祯晋升为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同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