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理论界》创刊。
1996年,该刊刊期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2005年,该刊刊期变更为月刊。[3]
2009年,该刊成为“中国知网”会员单位。
从第2014年第9期开始由原来的200版降到160版,字号由原来的小五明改为大五明,排版由分栏改为通栏;第12期开始,《理论界》形成了新的封面、封底,并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期刊标识。
从2015年的第7期开始,又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学习,将字号由大五明改为大四明,每期发表文章篇数由原来的30篇降到20篇左右。[1]
主要栏目
《理论界》设有哲学百家、法学论丛、文艺评论、文化论苑、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求索、政治文明、历史长廊、社会观察、经济论坛、现代管理、国际问题、媒体与传播、国学研究、语言文字、争鸣与探讨、红山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书评等栏目。[4]
报道内容
《理论界》以研究和探讨当前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4]
据2021年2月《理论界》官网显示,该刊编委会有委员30人。[2]
据2021年2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理论界》共出版文献16377篇。
据2021年2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理论界》载文量为14962篇、基金论文量为2036篇。[3][4]
2014年《理论界》杂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上的文章索引率达100%。[1]
据2021年2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理论界》总被下载3424404次、总被引53712次,(2020)复合影响因子为0.406、(2020)综合影响因子为0.132。
据2021年2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理论界》被引量为44014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理论界》影响因子为0.2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8种)中排第4372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