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是指工程或产品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或制造)到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所消耗的成本和费用的总和[1] [4] [5] [6] [8] [9] 。这一概念不仅涵盖建设阶段的直接投资,还包括使用阶段的能耗、维护、更新等费用[6] 。
截至2025年,工程经济性通常具体表现为设计成本、施工成本和使用成本三者之和[5] [6] [8] 。在传统现浇施工方式中(截止到2023年),经济性表现为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和工期效益四者之和[7] 。使用成本涉及产品报废前的能耗、水耗、维修等持续性支出[6] 。
经济性评估需对比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总成本与预期效益。在工程领域,通过优化设计、施工方法可降低总投资;在产品领域,采用模块化设计或节能技术有助于减少使用成本[2] [3] [5] [6] [8] 。分析结果直接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