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杜布菲是法国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创作以摆脱观察习惯和文化条件,破除正统的表现规则和油画技艺为特征,并广泛使用各种手段(材料)创造多种风格。20世纪40年代末形成自己的风格,称为“原生艺术”(粗、生、涩艺术)、涂抹派或塔希主义。后来转向雕刻创作。1962年达到艺术顶峰—“乌尔卢普”风格。其作品使人联想到儿童涂鸦的自发乐趣,也有史前洞窟壁画的野性意味和西方城市街道涂抹画的随意性。《四棵树》(1969)和《装饰品小园地》(1976)成为法国艺术品中不朽之作。
1901年,杜布菲出生在法国勒阿弗尔的一个酒商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即抱定投身艺术的决心前往巴黎学画。但其实现理想的道路远非一帆风顺。很快,他就开始质疑别人向其推荐的那些所谓“艺术和文化名家”的造诣。经过在朱利安学院(l’Académie Julian)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年轻的杜布菲试图找到自己的创作之路,但却遇上瓶颈。此后,他一度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放弃绘画,帮助家里打理葡萄酒生意。直到1941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时候,杜布菲才又重新拿起画笔,决定全身心恢复艺术创作。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于走访法国和瑞士的数家精神病院时受到启发,首先提出了“原生艺术”(Art Brut)的概念(于1945年提出)。他从社会边缘人、非科班出身的艺术爱好者、儿童及精神病患者的作品中惊喜地发现了游离于主流之外的新的艺术形式,并发出了“爱原生艺术更甚于文化艺术”的感叹(源自其最早发表的原生艺术宣言的标题)。上世纪50年代,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画廊(Galerie Rive Gauche)和纽约皮埃尔·马蒂斯画廊(Galerie Pierre Matisse)的支持下,杜布菲进行了大量创作,并醉心于发现各种新鲜事物。他先后创作了“浆糊”系列、“蝴蝶翅膀画”系列、“奶牛”系列、“拼组画” 系列、“地形学”、“肌理学”、“植物元素”和“物质学”等一系列作品。60年代早期,正当其作品得到艺术界的满堂喝彩之际,他却再度“转型”。1962 年,杜布菲一边筹备将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举办的个人作品回顾展,一边着手创作“鸣路波”(L’Hourloupe)系列。他的这一创作阶段持续至1974年。“鸣路波”一词是杜布菲的自创词,由法语单词“狼”和“恶作剧”混合而成,向人们揭示了新的艺术创作空间。在 “鸣路波”时期,杜布菲以蓝、白、红等三色为基调进行绘画、雕塑、建筑及各种拼组的创作。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于1964年在威尼斯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与公众见面。让·杜布菲在有生之年即得到普遍认可与推崇。如今,其作品价格在艺术市场上大为看涨。不仅如此,得到这位原生艺术理论大师首肯的其他所有原生艺术“发起人”的作品也都在艺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