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火图在我国流传已久,中国的「避火图」,是一卷画满不同姿势的阴阳调和双修图,古人认为贴上此图能避鬼神,把「避火图」吊在房屋主梁上,火神就会害羞退避三舍,因而避免房屋烧毁。
民国以前的藏书家及文人在庋藏书籍的同时,为防止火灾采取一种独特的办法,即放置避火图。
所谓避火图其实就是春宫画,民国大藏书家叶德辉(晚清大臣),他喜欢在珍藏的图书中夹入一两张春宫画片,好友陈子展问其缘故,答曰:“避火”,因为火神原来是位美丽小姐,服侍他的丫环多达几十人,后因坐事,被玉皇大帝贬为灶下神,因而性情变得爆燥,她平时穿淡黄色衣服,然而一发怒便穿上红色衣服,而引起火灾,但因出身闺阁,在盛怒之下,若看到此画也不禁害羞拂面而去。
此画不雅,故一些文人便请人画一些内容较为含蓄的挂于书房之中,如画面带有挑逗、男女情爱一类的。
松涛,民国时期江西景德镇民间画家,长于人物仕女婴戏,尝游历于京津直隶等地,广交艺友,此画作画有一妇怀抱婴儿,一男士双揖而对,面带轻薄,妇人护婴欲离,该画便是避火图的一种,虽不及名家大作,却也不失文雅之作,一哂而之,旧时文人之趣可见一斑。
“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民间仍然可以见到“避火图”。它其实就是原来的“秘戏图”,是直接描绘男女性交的木刻印刷图画。但是后来它却被挂在人们的仓库里,据说这样就可以防止火灾。为什么呢?因为人们认为,在性交过程中,实际上是“阴”在极大地发扬、宣泄出来,所以可以压制住火这个最大的“阳”。也就是说,性交意味着“阴”的胜利与“阳”的失败,所以才能防火。如果性交是“阳”在欺负“阴”,那么“避火图”就成了“引火图”了,人们是绝对不会挂在仓库里防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