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歌且舞”由“且歌”“且舞”两个并列动作构成,语义聚焦于“同时进行歌唱与舞蹈”的行为状态。其核心出处包含:
《礼记·乐记》以'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描述歌舞相伴的形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天下诵而歌舞之'描述周文王功绩的传颂方式,共同构成该成语的典故来源;
异形词“载歌且舞”见于《乐府诗集·北齐南郊乐歌·昭夏乐》,其中“饰牲举兽,载歌且舞”记录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歌舞场景[2] 。
该成语为典型的并列结构,通过连词“且”连接“歌”“舞”两个动词,强调动作的同时性与连贯性。此类结构在汉语成语中常见于描述复合行为或状态,如“且战且走”“且住为佳”等。
唐代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公元835年)后,皇帝自知不免,便让宫人沈翘翘以'且歌且舞'形式表演《何满子》,作为自己最后的挽歌。这一记载表明,该成语不仅用于欢庆场景,亦可融入特定历史事件的叙事中,展现情感的复杂性。
近义词:'载歌载舞'(强调歌舞的盛大场面)[2];
反义词:“闷闷不乐”(描述情绪低落状态)[2];
文学描写:用于古诗文或现代文学中渲染氛围,如“庆典之上,众人且歌且舞,尽显太平之象”;
历史叙事:结合具体事件增强画面感,如'唐文宗甘露之变后,皇帝让宫人沈翘翘且歌且舞《何满子》';
日常语境:形容集体活动中歌舞交融的场景,如“村民们且歌且舞,欢庆丰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