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花指旧时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含轻蔑意)[5] 。引证解释是,旧指在社交场合中活跃而有名气的女子(含有轻蔑意)[5] 。也解释为,称善于交际、广为人知的女子。多含轻蔑的意味[5] 。交际花的词性在感情上也可以是中性词[4] 。
罗广斌《红岩》第三章:“还有几个很少上班的女同事,都是凭裙带关系进厂的交际花一般的女人。”[4]
沈从文《八骏图》:“才知道原来×先生八月里在上海又要同上海交际花结婚了。”[4]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三章:“现在为了成为女诗人,她却成天读起莎士比亚来啦。而且成了校花--交际花。”[5]
“交际花”也指以卖身为生,但档次和收费较高,专接待上层社会客人的妓女,指代高级娼妓,用作指女性性工作者的委婉语。在过去的西方,较高级的卖身妓女被称为“交际花”[1] 。
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卖艺进行表演的女子,又称艺妓,也可能被形容为“交际花”。民国时期的歌女除了在传统的酒家、妓院表演,还有于夜总会、舞厅等由西方传入的娱乐场所表演,由于她们多会与客人交际应酬、饮酒,因此在当时又被称为“交际花”[2] 。如当时上海的舞女王吉被形容为“交际花”[3] 。
民国起初,“交际花”是舶来的褒义词,非出身豪门的名媛不得称之。当时以交际著称的名媛陆小曼、唐瑛,也被称为“交际花”[3] 。法国作家梅根·特里西德(Megan Tressider)在《爱的秘密语言》中写道:“传统地说,真正的交际花并不仅仅是美貌的妓女。历史上最成功的交际花,很多都是修养出众、城府很深的,她们喜欢拥有与个人才智相匹配的权力和影响。”[3]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百乐门舞厅(Paramount),号称“远东第一乐府”,有一个曼妙女子时常来此跳舞、消闲、挥洒青春,她就是唐瑛。当时,在交际场上风头最足的她与陆小曼被并称为“南唐北陆”。陆小曼因诗人徐志摩而被人熟知,而唐瑛渐渐隐匿于浮世风霜。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唐瑛虽美,但毕竟没有轰动性太强的婚姻史。不过,单单从“交际花”这个名称来说,当初的她究竟比陆小曼要“称职”得多,也“名副其实”得多。有资格称为“交际花”的,首要条件是当时公认的“名媛”。那时,交际花是舶来的褒义词,多为出身豪门的名媛所垄断。 唐瑛
哪些女人是上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上海滩交际场上的最富盛名的“交际花”呢?半个世纪以前有一部《春申旧闻》谈起当年上海的“交际名媛”写道:“上海名媛以交际著称者,自唐瑛、陆小曼始。继之者为周叔苹、陈皓明。”这些交际名媛风姿绰约、雍容大雅,如一群美丽的蝴蝶精灵。而这群美丽的蝴蝶精灵中,最吸引世人目光的、最光彩照人的,就是长相漂亮、五官有着一种西洋风情的唐瑛。 唐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