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家产都被弄光了。
《三国志·蜀书·董和传》[1]
《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2]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又且转眼无情,回头是计。所以弄得人倾家荡产,败名失德。”
清 昭连 《啸亭杂录·关税》:“而藉以正额亏缺为名,日加苛敛,以致商贾倾家荡产,裹足不前,乃使物价昂贵,於民生大有亏损。”[3]
《文明小史》第六回:“后来傅知府又叫地保分赔,少不得卖田典屋,凑了缴上,方才得释,早已是倾家荡产了。”[4]
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匪徒们眼瞪着他们的大锅盔,倾家荡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状语;指破产,含贬义。
【近义词】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反义词】兴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