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现阶段的农业分为植物栽培和畜牧业两大类。土地是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在基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
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畜牧业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
(1)它的扩大再生产同各类畜禽内部的公畜、母畜、仔畜、幼畜的比例有十分密切关系。因此,保持合理的畜群结构,对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2)饲料是畜牧业的基础,只有不断解决好饲料问题,才能加快畜牧业发展。
(3)畜牧业的商品性很高,而产品又不便于运输而且易于腐坏。因此,要求收购、加工、贮藏、运输等方面密切配合。
(4)畜牧业对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较大的适应性,即可以放牧,又可以舍饲。
由于存在这些特点和要求,因此,发展畜牧业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是:自然条件适宜,即光、热、水、土适合各类牧草和牲畜的生长发育,草场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潜力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广大农民具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畜牧业的类型很多,其中按饲料种类、畜种构成、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
从农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来看,世界农牧业文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有与这些阶段相适应的三种主要类型:
这是原始农业文明发展阶段,在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的时代为主要农业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生产的过程与成果完全依赖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利于农业发展时,也就是风调雨顺的年头,没有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现象时。农业耕作与收成顺利,反之,则不顺利。这种农业大约主要存在于10 000年前至5000年前,开始主要分布下列地区:两河流域的耶莫地区、耶利哥地区、恰塔尔休于等地区,这是苏美尔文明之前的古农业;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的裴李岗、磁山、河姆渡等地,包括较发达的仰韶文明地区,这是中原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古代农业;另外还有中美洲和安第斯山的墨西哥、秘鲁等古代农业区域,也都属于这一类型。非洲也是一个重要的起源地,西非等地早已经有古代农业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