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它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以下从不同角度对自然界的定义进行阐述:
哲学角度: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是物质的总和,是一切物质形态、现象和过程的总体,遵循着自身的规律运动和发展。例如,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自然界中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客观规律,无论人类是否认识到它,它都一直在自然界中发挥着作用。
科学角度
物理学角度:自然界是由基本粒子、各种场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物质实体和物理现象组成的。从微观的夸克、电子,到宏观的行星、恒星,以及电磁现象、引力现象等都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比如,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不断向外辐射光和热,为太阳系的行星提供了能量,这是自然界中典型的物理过程。
化学角度:自然界是各种化学元素、化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所构成的体系。在自然界中,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各种化合物,如地壳中的矿物质、大气中的气体等,这些化合物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能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这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化学变化。
生物学角度:自然界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的所有生命形式,以及它们生活的环境,如土壤、水、空气等。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比如,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动植物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在生物学层面的一个典型代表。
生态学角度:自然界可以看作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和。在这个大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食草动物以草为食获取能量,食肉动物又捕食食草动物,动植物的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物质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中,如此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自然界还包括了宇宙中所有的天体、星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整个宇宙从宏观到微观的一切存在和现象,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北极光是地球上最美丽的景色之一,自从人们发现北极光现象之后就被该现象的神秘和美丽所深深吸引。通常北极光发生于太阳释放高能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以每秒300-1200公里的速度从太空释放出来,这些带电粒子形成的云状结构叫做等离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