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境采用的国家标准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时间,并称其为“北京时间”。目前,北京时间=协调世界时UTC(NTSC)+8小时。

近代,在中国历经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百年之中,中国的时间标准从视时到平太阳时,从地方时到标准时,从海岸时、五时区区时一直到今天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

清末民初时期,官方采用的标准时制一直是首都北京的地方时(即东经116.4°的地方时)。

清朝的编历授时工作由钦天监负责,这一时期内使用的是晷影、漏刻测时报时,测出的时间是视太阳时[2] (即真太阳时,是一种依据太阳位置确定时间的计时方式,每日长短会因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直至民国二年(即1913年),在预编次年的历书时,才改用平太阳时(依据钟表确定时间的计时方式,每日长短固定),《中国近代天文事迹》中记载,“用东西各国通行之法数推算,且以平太阳时为标准”[3] ,也就是说,官方历书于1914年才使用北京地方平太阳时代替视太阳时。当然,对于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由于没有能用于计时的钟表,依旧只能靠太阳位置确定大致时间。

虽然官方历书采用的时制一直是北京的地方时,但其实早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国海关就提出采用东经120°标准时作为沿海各关通用之时,称作海岸时[4] (实际上就是东八区的标准时)。当时除沿海地区外,内地如京奉、京汉、津浦等线路以及长江一带也采用这一时制。

民国时期,全国基本采用五时区区时,即中原时区、陇蜀时区、回藏时区、昆仑时区、长白时区五个时区。民国七年(1918年),中央观象台提出划分全国为五个时区[5] ,但事实上初期除沿海地区外,其他地区标准时制度的实行依旧比较混乱。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9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在重庆召开标准时间会议,才确认我国标准时区基本沿袭前中央观象台划定,对原划分稍加改动后,规定各区名称、标准及范围如下[6] :

相关查询: 北京时间 人民共和国 标准时间
最新查询:服现役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社会福利 新节俭主义 Assault antiphaseboundary 专横跋扈 操纵性 词汇量 国外海军饮食保障最新进展 火焰喷射器 斯洛文尼亚托拉捷夫 今日世界 trailing 身边的数学 木兰花慢·重游虎丘 有功功率 滕王阁 事业单位 下一代 过目难忘 板书设计 金叶石菖蒲 点实成金:人物速写 维护和平 价内税 ʯ 中国空军虚航组织 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 动画片 保密制度 hollyhock 丹动 闻名全球 甜梦文库 托马索·卡瓦列里 财务部 南昌理工学院共青校区 开关柜试验台 电影家 植树造林 卡利朱里 目瞪口呆 了不起 刚出生 枇杷图 美中经济贸易促进会 联席会议 投机性 禾本科 Covariance 修辞学 掠食性 喷锚构筑法 看家本领 越南国旗 manner 碳酸氢根 江阴要塞起义 阿合买提江·哈斯木 政界人士 可收到 盛极一时 修克拜因 武侯祠 自动装置 坤舆万国全图 伊庭树 Simulink 七十二家房客7 有林地 我所知道的普林斯顿 记载了 百思不得其解 斯德哥尔摩体育与运动大学学院 政治局委员 豉椒炒海鲜 学生组织 熊熊燃烧 北京时间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50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