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买提江·哈斯木(1914-1949),维吾尔族,伊宁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人,家庭出身为小手工业者。幼年丧父、姐,与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后投靠舅舅并随其姓氏改现名,与舅舅迁往苏联叶尔肯特城,考入阿拉木图中等学校。民国21年(1932),他毕业后正准备报考高等学校,因舅舅被流放中断学业,失业两年,靠打零工谋生。民国23年(1934)经人介绍当小学教员,一年后被推荐到一所高等学校学习,期间接受马列主义思想,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基础。三区革命期间,历任政府办公室秘书、军事科长、政府委员、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临时政府与国民党当局谈判代表、新疆省联合政府副主席、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主席。
民国34年(1945),全国抗日战争胜利,三区革命的武装斗争也取得重大胜利,并派出热合木江·沙比尔阿吉、阿不都哈依尔·吐热、阿合买提江3人代表三区参加了与张治中将军的谈判。谈判期间,阿合买提江既坚持严正立场,不作无原则的退让,又顾全大局,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为达成和平协议尽了最大努力,终于促成1946年6月6日《和平条款》的签订。依照条款精神,三区政府正式取消“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的名称,分别成立伊犁、塔城、阿山3个专署,属新疆省所辖,阿合买提江被任命为省联合政府副主席。阿合买提江说:“东土耳其斯坦是一个地理名词,不能作政治活动的理论根据。如果有人拿来作为政治活动的理论,他就是省政府的敌人,是全省人民的敌人。”
1947年8月,新疆省联合政府破裂,三区方面工作人员撤回伊宁。阿合买提江回到伊宁后,便主持三区高级干部会议,确定整顿军队、恢复经济、彻底清除泛伊斯兰主义流毒的工作任务。他负责全盘工作,亲自抓经济工作。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经济工作有了初步恢复,同时为文教卫生、水利邮电等事业提供了资金保障。民国37年(1948)8月1日,阿合买提江倡导、主持成立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他担任新盟主席,创办了新盟机关报《前进报》和《同盟》杂志,登载和宣传人民解放军夺取胜利的消息,翻译出版一些马恩列斯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等书籍。新盟紧密地团结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先锋队的作用。
阿合买提江在革命的道路上追求真理,英勇战斗。在新盟成立大会上,他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认真检查三区革命中的错误,深刻揭露大土耳其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的罪行。他说:“我们曾把全体汉族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等同起来,同贪官污吏、匪兵警察等同起来,致使犯了民族仇杀的错误。”他以笔做武器,写下许多战斗檄文,主要有《知识分子目前的任务和即将到来的选举》、《吸取过去经验改正缺点》、《民族主义是谁,他们是如何危害本民族的》、《我们在民族问题上的一些错误》等等。他以坚定的立场、顽强的斗志、鲜明的观点、深刻的论述,犀利的笔锋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打击敌人,教育人民,领导三区革命走上争取民主解放的正确道路,使三区革命成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民的斗争史增添绚丽的光彩,在新疆近代史上书写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