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南部的阿尔喀山中,发育着一片古老的[1] 岩溶地貌,东起布喀达坂峰,西至阿其克库勒一带,长350公里,宽20—30公里,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隐藏在海拔4400—56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一片古老的石灰岩山体,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融化分解,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林立的石峰,有的拔地而起,直插蓝天,有的像“骆驼”、“大象”,有的似“苍龙”、“卧虎”,还有的如同“笔架”、“天桥”、“庙宇”、“点将台”、“仙人掌”、“石旗杆”、“栓马桩”,各具形态,维妙维肖。还有溶沟、石芽、涌道、走廊,千姿百态。更有意味的是阿尔喀山的岩溶地貌,由于局部地区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形成了“突兀撑青空”的角峰。这里岩溶地貌套叠冰川地貌,崖壁奇峭,谷壑幽深,冰川悬挂,世所罕见。
2023年7月,科研人员在青海江源区实地踏勘时,首次发现长江、澜沧江源区分布典型的古岩溶地貌,它们形态多样,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分异现象。专家推断,这次在三江源地区发现的古岩溶地貌形成于青藏高原尚未隆升之时。[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