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港位于台湾岛西海岸中部台湾省台中市梧栖镇,是台湾新辟的国际港。为减轻基隆、高雄两港的营运压力,台湾于1973年开始兴建台中港,1976年加入营运。港口位处北纬24度17分,东经120度29分,港区土地面积1495万公顷,港区泊地水域487万平方米,港口航道水深12.5-13米,可容5万吨船舶出入,港区内各主航道水深13米。到90年代初,该港有仓库8座,可容纳16.1万吨货物;营运码头29座,长6530米,可停船泊29艘;拥有起重机21台,堆高机95台,驳船3艘,拖船8艘。重大建设工程包括港区及联外道路新建工程、港口第二期扩建工程、9至11号码头整建工程等。台中港不如高雄、基隆两港繁忙,但面积大,且可开辟新生地,兴建新码头,很有发展潜力。同时,台中港不仅距台湾南北交通枢纽的中山高速公路很近,且距对岸的厦门港只有110海里,普通船航程只需5小时,是两岸通航的最佳港口之一。 台中港旅客服务中心
台中港以大宗谷类、肥料等散货运输为主。2002年,台中港进港船舶5546艘,总吨位7688万吨;出港船舶5535艘,总吨位为7669万吨;全计进、出港船舶11081艘,总吨位15357万吨;货物吞吐量4361万吨,货物装卸量8151万吨,集装箱装卸58万个标准箱。 台中港北突堤区
台中市出海门户。位于台湾岛西岸中部(北纬24°19′40″,东经120°29′27″),大甲溪口与溪(大肚溪)口之间,西临台湾海峡,东接大甲平原,属台中县梧栖、清水2镇。旧有梧栖小港,无良好天然港湾,海岸前缘水浅。自大甲溪口迤南,因年中有长时期(10月~翌年3月尤盛)北及东北风形成的海流,向南漂沙量大,本不利于建港。但因北部基隆和南部高雄两港吞吐能量将近饱和,此处位置却较适中(北距基隆港约108海里,南距高雄港约120海里),故决定建筑新人工大港,以供发展西中部地区经济和调节南北两大港海运。新港计划水深为低潮下14米,可供6万吨级船自由进出,8万吨级船乘潮进出。
港口宽350米,航道长1500米,宽300米,深水码头27座,防波堤14万余米,填筑港区用地(新生地)1079公顷,工业区265公顷,防风林185公顷。自1971年起分3期施工。第3期于1979年底开工。全部工程完成后,营运量可达1100万船运吨,居全省第3位,次于高雄和基隆。台中港的新城市计划以新港区为中心,开发面积预定为4700多公顷,未来城市人口容量约为50万人。
台中港东隔大度(大肚)山台地与台中市区相邻,距市中心约30公里。港东至大度山台地山麓线间为大甲滨海平原,东西宽约5公里。纵贯铁路“海线”及省第1号公路并行通过平原南下。港区另有公路分别自清水、沙鹿两镇通台中市。自港东清水站过彰化市东北的追分站及成功站,转“山线”东北至台中市,亦不过近40公里。故台中港与台中市间,公路、铁路交通均便。台中港距台湾海峡西岸厦门(127海里)、福州(117海里)两港最近,对大陆海运联系亦具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