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夏、商时代,为《禹贡》豫州之域。[16] 古寥国遗址
周,为申、谢、唐、蓼国地。[16]
秦,置湖阳县,属南阳郡。
西汉、东汉和三国时,为湖阳县(邑),属南阳郡。
晋,为棘阳县地,属义阳郡。[16]
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
隋朝,境内为上马、湖阳2县,属舂陵郡。[16]
唐贞观元年(627年),省上马县并入湖阳县,废湖州改属唐州(州治今枣阳)。九年唐州治由枣阳迁至比阳(今驻马店市泌阳)。开元十三年(725年),分湖阳县复设上马县,均属唐州。天宝元年(742年),上马县更名泌阳县(县治近唐河县城),仍属唐州。天佑三年(906年),唐州治由比阳迁泌阳(今唐河县城),唐州更名泌州,
五代十国时,为泌阳县,后梁属泌州,后唐改唐州,后晋改泌州,后汉、后周属唐州。
宋、金,为泌阳、湖阳二县,均属唐州。绍兴十一年(1141年),归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回归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归金。南宋。金交替,建置不变。嘉定六年即至宁元年(1213年),金废湖阳县设湖阳镇,并入泌阳县(今唐河),属唐州。端平元年(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泌阳县(今唐河县)归南宋,属唐州。[16]
元至元二年(1265年),分泌阳(今唐河)县复设湖阳县,均属唐州,此时唐州领泌阳(今唐河)、湖阳、比阳(今泌阳)、桐柏4县。至元三年,废湖阳、比阳、桐柏3县,设湖阳镇、比阳镇、桐柏镇。并入唐州,后又省泌阳(今唐河)县并入,唐州不领县,属河南江北道。至元八年(1271年),改属南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