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历史悠久,据古遗址考证,约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莱州市
唐尧、虞舜时,为莱夷地。
夏朝,东夷族建过国,后被夏后所灭,仍归夏朝,属青州。
商朝,为莱侯国,莱都在今城区西南胶莱河附近,属营州。
周春秋时,为莱子国。周灵王五年(前567年),齐侯灭莱,迁莱子于郳,在齐国之东,始称东莱,属齐国。战国时,置夜,治所为夜邑,在今城区附近,属齐国。齐襄王五年(前279年),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以夜邑万户”,境域东至黄海。
秦朝,为齐郡东境。刘项相争时,为胶东郡地。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在今市境置掖、当利、阳乐、阳石、临朐、曲成6县,均隶青州东莱郡,郡治掖县城。[新]王莽时,改掖为掖通,当利为东莱亭,阳乐为延乐,阳石为识命,临朐为监朐,曲成县未变,仍隶青州东莱郡。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复西汉时县名。撤销临朐、阳乐、阳石三县并入掖,撤利卢(莽改平度为利卢)并入当利,又改掖,当利为侯国,曲成未变,均隶青州东莱郡。
三国时,魏改侯国为县。今市境内有掖、当利、曲成3县。均隶青州东莱郡。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改掖、当利为侯相,曲成未变。改东莱郡为东莱国,国治迁回掖城。东晋、十六国时,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晋室南迁,掖、当利二侯相和曲成县先后由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统辖。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复归晋朝统辖。掖、当利二侯相复改为县,曲成未变,均隶青州东莱郡。 共5张 美丽的莱州
南北朝,自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到明帝泰始六年(470年),北魏夺取青州前,境内掖、当利、曲成3县归南朝刘宋统辖,隶青州东莱郡,郡治迁曲成县城。北魏夺得青州后,境内3县归北魏统辖。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470年),分青州东部置光州,治所设掖城,以境内光水(今三里合子河)命名。又分曲成为东西两县。境域内为掖、当利、西曲成、东曲成4县。掖、西曲成、东曲成属东莱郡,郡治迁回掖城。当利县属长广郡,郡治胶东城(今平度城)。当利南境原平度县地划归胶东县。东魏沿之。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当利、西曲成、东曲成3县并入掖县,其境域东达今招远东境,仍隶光州东莱郡。北周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