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后汉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梁冀》记载:“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齲齿笑,以为媚惑。冀亦改易舆服之制,作平上軿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拥身扇,狐尾单衣。寿性钳忌,能制御冀,冀甚宠惮之。”(梁冀的妻子孙寿长得很漂亮又善于做妖媚态,能做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齲齿笑,并认为这样做很可爱。梁冀也改变了车舆服饰式样,制作了平顶帏幕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拥身扇、狐尾单衣。孙寿性嫉妒,她能够制服梁冀。梁冀非常宠她,也很怕她。)[2] 《搜神记∙卷六∙梁冀妻》记载:“汉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者,细而曲折。“啼七”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腰步”者,足不在下体。“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妻孙寿所为,京都翕然,诸夏效之。天戒若曰:“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邪倾;虽强语笑,无复气味也。”到延熹二年,冀举宗合诛。”(汉桓帝元嘉年间(公元151年——153年),京城的妇女流行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就是把眉毛画得细而且曲折。啼妆,就是眼睛下的粉擦得薄一些,好象哭过了一样。堕马髻,就是把发髻梳在一边。折腰步,就是走路的时候做出双脚承受不了下身的样子。龋齿笑,就是笑的时候好象牙齿痛,虽然内心很高兴,也不尽情地放声大笑。这些做法源自大将军梁翼的妻子孙寿,京城中的妇女都统一如此,连各个封国的妇女也都仿效这些做法。上天的禁戒这样说:“兵马将去收捕,所以妇女忧虑发愁,皱着眉头啼哭,官兵来牵掣强夺,将折断她们的腰关节,使她们的发髻倾斜;她们即使强颜欢笑,已不再有什么意趣了。”到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冀整个宗族都被诛灭了。)[3] 共4张 堕马髻

唐朝时期,李善注引《风俗通》:“‘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始自梁冀所为,京师翁然皆效之”。(堕马髻是侧在一边的发髻,为梁冀家所创,后为京师大众所效仿。)[7]

这种发型的特色在于往下侧垂至肩部,并从发髻中分出一绺头发自由散落,与人发髻散落之感,如果加上愁眉妆和啼妆,犹如女子甫从马上摔落之姿,能够增加女子的妩媚感。坠马髻在唐天宝年间,又始出现,到贞元时,重为们女梳作而流行。唐时有人将蔷薇花低垂拂地形态,譬作堕马髻式。堕马发髻,各代微有变化,但其基本特点,偏侧和倒垂的形态未变。堕马髯主要为已婚中年妇女所喜尚。

堕马髯这种发髻略偏于一侧,给人一种不平衡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影响波及后世,成为垂髻式发髻的一个主要类别。[6]

堕马髻的梳妆采用结椎式。堕马髻的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后,再挽结成大椎,中处结束丝绳,状如马肚,堕挂在头侧或顶后。[5]

相关查询: 后汉书
最新查询:Under-grate 抗旱性 特制定本 社会化 十六岁 自变量 天门冬 介电常数 极面王 高寒地区 abscissa 资格证 张天奇 客套话 不负责任 梦回唐朝 第一届 W.Kohler 鸡蛋炖蛤蜊 热水器 Finally 薄背平涡虫 exhaustive 安放在 肝小叶 辉特淖尔草原旅游区 杜鹃花 HAKUTOUKON 利润率 垂直距离 紫砂陶 外套膜 Hollyhock 自由民主党 奖学金 供电线路 颜料黄16 掌中宝 黎民百姓 vascular 肺静脉 Proteinuria 弃文就武 衣绣夜行 哨兵联盟 郊区县 玫瑰色 奇居蟹 四川豆腐干炒腊肠 不久前 玻璃棉 白玉黑山羊 花生核桃酥 西南角 教条化 空格键 希腊电影 Hiddenite minerals 希腊字母 7.62X39mm步枪弹 由此可知 商品性 接受器 抗反射 悠木碧 许靖华 主产区 不舒服 如果没有 专任教师 分析和综合 战略性 政治报告 北地链齿藓 厚德载物 二百五 使用户 堕马髻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507秒 内存2.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