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大浪古城遗址开始第一阶段的考古挖掘,发掘面积76平方米,发掘点两处。第一处在北城墙布一条33米的探沟,跨护城河、城墙和城内,其中护城河探沟的宽度为2米,其余为1米。第二处在城内布4×4平方米的探方各一个。主要是对遗址的规模以及出土的瓦片、青花瓷片、粮坛、瓮等残件进行的考证。通过考究分析,初步认为遗址城基呈正方形,长宽均约218米。开挖后,为了保护夯土船埠遗址,当地政府还建了一个保护棚用以覆盖保护开挖的遗址。[2] 大浪古城遗址挖掘现场
2003年6月,广西文物工作队向外界发布:大浪古城遗址是已发现的北海合浦第一个西汉中期前后与海上丝绸之路记载年代相吻合的大型聚落遗址。大浪古城遗址印证了文献中对汉代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记载,其城址、码头等遗存,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2] [4]
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广西考古研究所及合浦县博物馆,对大浪古城遗址进行了挖掘,发现居址、码头遗迹等,并出土了一批遗物,对城址的年代和性质有了初步认识。[4]
2012年,大浪古城遗址等“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列入了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
2019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会议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建议国家文物局将53处遗产点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预备名单,北海的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和合浦汉墓群位列其中。[2] 大浪古城城中央建筑遗址局部
2019~2021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再次发掘大浪古城。[3]
综述
大浪古城遗址由城址、城墙、码头遗址、护城河、建筑遗址组成。城址基本呈正方形,边长约218米,占地面积约5.9万平方米,城垣夯土最宽约15米,残存最高约1.5米,两面依托西门江,其中三面有护城河环绕,并与古河道相连。[2] [4] 呈四方型大浪古城分布图
北城墙地层堆积
第1层:表土层。城墙位置为灰黄色土,顶部厚约0.1米。内外两侧的土略呈灰黑色,厚约0.2米。护城河位置的表土层下有淤积层,呈弧形分布,可分四小层,编号为YJ1~YJ4,均为灰黑色土,从土质看,应是城墙上方水土流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