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最早将行星视为神明,并为之命名的族群[1] 。
古巴比伦人能够通过折线函数这种较为复杂的数理方法,较为准确地推算出行星运行轨迹,编制预测行星位置的星历表[1] 。
1919年,天文学家爱丁顿为了验证广义相对论,率领团队在日全食期间测量了太阳对星光的偏折,与星表中的标准位置相比,他们观测到的太阳周围的恒星位置发生了轻微偏离,并且偏离值接近爱因斯坦的理论计算值,这一观测结果证明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性[2] 。
泰勒斯 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古希腊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托勒密 公元90年—168年、古希腊天文学家
哥白尼 1473年-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
伽利略
爱因斯坦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第谷
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