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 William Perry首先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认识论信念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个体有关知识和知识获得的信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将其统称为个人认识论的研究。尽管不同研究者对个人认识论的理解有所不同,采用的术语也有所差异,但他们所研究和强调的核心却是一致的,即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
纵观个人认识论研究的历史,对该领域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从发展的视角来探讨个人认识论的发展过程[3,4]。这些研究植根于传统的认知发展研究,旨在揭示个人认识论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型。
1.智力与道德的发展图式(Scheme of intellectualand ethnical development)
一般情况下,个体对知识所持的观点首先是二元主义的,其特征是对世界持一种二元主义的、绝对的、非此即彼的观念。然后发展到多元主义,开始承认观点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确观点。 从多元主义发展到相对主义,其认知方面的特征是承认有些观点比另一些观点更好。最高的阶段是相对主义的契约阶段,个体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们既能坚持约定俗成的立场,又能灵活做出调整,能够达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多见。
2.女性的知识获得方式(Woman’s way of knowing)
20世纪70年代末, 西方兴起了女权主义心理学,对父权制社会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进行了批评。在这一背景下, Belenky等人对William Perry的理论进行了质疑,因为他的结论是从男性大学生被试中得出的[3]。同时,在Perry研究的基础上, Belenky等人以135名来自各个领域的女性为被试,运用半结构访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女性知识获得方式的发展图式。她们认为女性的知识获得方式以知识与真理的来源为基础,且与自我概念交织在一起,其发展过程与Perry的图式并不吻合,而是包括了5种认知立场(position), 它们分别是: 沉默立场(silence),在该立场中,女性是一个被动的、没有声音的存在者,完全听从外部的权威。接受知识立场(receivedknowledge):个体持一种非此即彼的思想,认为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主观知识立场(subjectiveknowledge),认为真理的源泉来自于自我,知识是主观的,主观知识的获得以直觉思维为基础。程序知识立场(procedural knowledge),该立场中的女性认为知识的获得并不依赖于直觉,而是需要进行客观 、 系 统 的 思 维 。 建 构 知 识 立 场 (constructedknowledge),认为知识和真理是情境性的,个体是知识建构的参与者,同时也可以对知识加以建构和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