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血流量减少而使心肌缺氧是心绞痛的主要病因,导致心肌血流减少的最常见原因是冠状动脉疾病。
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沉积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是心绞痛的主要病因。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由体力劳动引发。在爬楼梯,运动或走路时,心脏需要更多血液,而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变窄时,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因此发生心绞痛。除了身体活动外,其他因素如情绪波动、寒冷和暴饮暴食等也会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多,引发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大多数没有明显诱因,即使在休息时也可发生。少部分有诱因,如感染、甲亢等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低血压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贫血和低氧血症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变异型心绞痛
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表现为冠状动脉暂时性变窄,从而减少心脏血流量,导致胸痛。吸烟、喝酒和吸毒均为重要诱发因素。
心绞痛以发作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表现为胸部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上肢、下颌咽喉部,也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胸闷。
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把心绞痛严重度分为四级。
Ⅰ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持续用力时发生心绞痛。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精神刺激或醒后数小时内发生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楼一层以上受限。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m内或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
Ⅳ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又表现出不同的疾病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